冬季睡眠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参数匹配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是人们在住宅建筑中最主要的行为状态,约占人生命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冬季睡眠状态下人体活动范围缩小,被褥热阻较高,人体热状态受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耦合影响.本文基于人体热平衡理论,建立了睡眠状态下两段式人体散热模型;结合冬季睡眠热舒适实验测试,提出了人体头部与覆体热感觉预测模型以及整体不满意率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得了冬季睡眠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参数的匹配舒适域.利用本研究提出的耦合空间热环境参数设计方法,室内舒适温度在国际和国内标准基础上大幅降低,为冬季室内热环境舒适与节能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绿色工业建筑也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重点.本文以苏州某工业厂房为例,介绍了如何在有限的建筑增量投资条件下,从建筑平面布局、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通风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建筑采光与照明、雨水收集利用、工艺废水回收、可持续能源系统方面对建筑性能进行提升,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削减废弃物排放.本研究的目标是应用能源辅助设计方法,通过系
为研究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冬季设计策略,文章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成都进行了实地调研.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地居民的基本情况,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主观热感觉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成都居民冬季的热中性温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城市住宅人体舒适温度指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夏热冬冷地区热舒适研究和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学位
学位
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物理性能差,加之缺少合适的采暖降温方式,致使冬夏室内热环境恶劣.研究热舒适改善和节能双重导向下的建成环境性能提升措施及设计策略对于当前夏热冬冷地区而言十分迫切.本文提出了具有气候适应性的通风蓄热式表皮住宅理念,通过建筑表皮的通风夹层可为能量输运带来便利性,含有热质构件则为低品位自然能源的收集和储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以某新建低碳住宅为例进行适应性表皮设计,以期为夏热
本文选取了成都某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教学楼建筑围护结构中墙体保温层的材料类型和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基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模型得出了墙体中几种常用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时的经济厚度值及相应最优单位总费用,进而为成都地区的建筑节能及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依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现有的绿色公共建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可能性,提出了该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的被动式设计措施建议.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