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迈5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尔迈5号为我院周围血管病科拟定处方,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的治疗原则开发研制成功,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使该药的疗效得到肯定,优于一般市售抗凝药。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6月进行了该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收效良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是常见的难治性静脉血管病。初期以抗凝、穿弹力袜为主,但改善症状不甚理想,后期出现瘀血综合征,亦无特效疗法。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5.01-2010.01我们采用尿激酶深静脉逆行滴注配合中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0例,并与降纤酶配合中药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腘动脉外膜囊肿(cystic adventitial disease of the popliteal artery,CADPA)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1954年由Ejrup和Hiertonn首次报道后,到1987年全世界仅有200余例的报告。截止至1997年而来自日本的报告例数仅为47例,而我国文献仅有例报道。我们最近诊治2例,现予以介绍,愿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损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现代微创检查及治疗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假性动脉瘤是一种不稳定的血管继发性疾病,易发生破裂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假性动脉瘤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分析病因变化和不同的治疗,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把握临床发展方向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症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分段切除术的方法,术后易复发以及伴有小腿溃疡形成。其原因是由于深浅静脉交通支功能失调引起的。小腿溃疡一直是困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首要问题。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位于人体体表可视静脉发生血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我科应用中药外洗加外敷芩柏软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属脉络湿热证者40例,并与外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
@@深静脉血栓以下肢多见,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绀及浅静脉曲张,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淤积性皮炎,慢性溃疡等并发症,其中50%-60%的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会发生肺栓塞,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我国常见病之一,在此期的深静脉内膜已发生粘连,血栓部分机化,深静脉闭塞和狭窄并存,单纯内科治疗疗效甚微,外科手术也疗效不佳。我们自2000年3月-2002年2月开展了静脉内超声消融配合其它介入疗法,治疗38例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病之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主要由血液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所致。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中医学“血瘀证“,因而活血化瘀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疏血通注射液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改善微循环。我们应用本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病,高位结扎及大隐静脉剥脱术一直是治疗该疾病传统的标准方法。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近年来报道了很多,1999年美国医师Robert Min发明了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采用根部闭式结扎大隐静脉加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78例,现在报告如下。
@@肾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动脉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为自发性动脉瘤。而肾切出后肾动脉残端动脉瘤更为罕见。现将我院二年内收治2例肾切除后动脉残端动脉瘤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