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短期内心肌梗塞病人的麻醉处理

来源 :第四届全国铁路麻醉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塞病人手术麻醉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增加.本文报道5例心肌梗塞病人在心肌梗塞后平均二个月行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抑制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应.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成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Ⅰ组予艾司洛尔1.0mg/kg,Ⅱ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ml.观察给药前、置喉镜及插管后1、3、5、10分钟两组心率、收缩压、变化.结果:Ⅰ组心率在置喉镜,尤其插管后1、3、5分钟与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插管后SBP在插管后1和3分钟增高
目的:研究难度喉镜的临床力学情况.方法:选择60例病人接受Mallampatis分级Ⅰ、Ⅱ、Ⅲ分为Ⅰ、Ⅱ、Ⅲ组,每组用难度喉镜进行声门显露.镜片顶端小片平、立位时分别测定它对喉头的压力.结果:Ⅰ、Ⅱ组平、立位时压力有明显改变P<0.05,Ⅲ组中8例平、立位时压力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难度喉镜暴露声门时镜片顶端小片立位比平位更能省力,在部分困难插管时能提高一级显露程度.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且有高血压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40例,年龄65.20±11.25岁,男22例,女18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对照组NS),即拔管前静注生理盐水5ml,B组(实验组),拔管前5min静注尼卡地平0.01mg/kg,监察并记录基础值、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的各
本文讨论为更好地治疗癌性疼痛,应了解癌痛发生的病理生理,临床常用药物治疗的药理.同时要依癌痛的动态发展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最佳治疗效果.
全麻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气道困难如何正确识别处理,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全麻中气道困难的各种因素,气道困难的识别处理方法以及插拔管技术.
本文探讨硬膜外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和病例资料分析,认为硬膜外麻醉是理想的肾移植手术麻醉方法.
本文对1040例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老人在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方式选择和术中监测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总结70例老年急、危重病人麻醉处理.本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60-82岁,平均67.5岁,术前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疾患、肝功异常等并发症,ASA分级Ⅱ~Ⅲ级,Ⅱ级57例(81.4﹪)Ⅲ级13例(18.6﹪).手术种类:化脓性胆管炎并休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创伤致多脏器损伤、胃肠穿孔、脑出血、脑外伤.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全麻插管、局麻加神经安定.
心脏巨大粘液瘤为罕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由于瘤体随时可脱落或随血流堵塞瓣膜口而发生血流动力学严重改变,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死亡率高.本院在95年10月成功完成1例59岁女性患者的右心房巨大粘液瘤切除,粘液瘤重量195克,大小9×8×4cm.该患者心功能Ⅳ级,因低热、咳嗽、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四月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右心房巨大粘液瘤.本病例采用大剂量芬太尼为主的复合麻醉方法.转流中和转流后严密监
目的:通过比较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的机械性能和细菌培养结果,以期探讨麻醉机清洗消毒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测试其汇漏量和机械顺应性,并设定潮气量(V)500ml、通气频率(f)14min,于"Y"型口处以琼脂培养皿收集通气气流10分钟内含菌量并进行培养计数.将麻醉机呼吸回路各部件拆解后取样细菌培养,浸入清洗液中祛污、清洗后浸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20分钟,消毒完毕再次取样细菌培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