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及其行为选择的影响

来源 :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活性成分的柱层析跟踪分离化和生物活性测试,研究从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中分离纯化的不同组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产卵忌避活性及其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结晶组分中,组分Ⅺ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效果最高,处理后24h、48h和72h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分别达87.04%、74.37%和68.20%.用Y型嗅觉仪测试苍耳分离结晶组分Ⅰ、Ⅸ、Ⅹ、Ⅺ对小菜蛾成虫趋向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组分Ⅺ对雌性和雄性小菜蛾均有明显的负趋向作用,且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测试雌、雄小菜蛾成虫的负趋向选择系数相似.经GC-MS分析,结晶Ⅺ主要含有豆甾醇和β-谷甾醇,以及极少量的菜油甾醇.
其他文献
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瓜类作物对美洲斑潜蝇的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苦瓜具有明显的抗虫性,苦瓜叶片上的刺痕数和幼虫虫道数很少,而丝瓜和白瓜是美洲斑潜蝇嗜食的寄主植物,受害严重。用丝瓜嫁接苦瓜后,嫁接丝瓜叶片上美洲斑潜蝇的刺痕数和幼虫虫道数明显减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植株叶片内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嫁接丝瓜叶片中的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待发表)。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该虫食性广、繁殖力强,易暴发为害多种农作物,常给农作物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丝瓜叶片和苦瓜叶片分别喂养斜纹夜蛾幼虫后,其取食叶面积及虫体重增长存在明显的差异。苦瓜叶片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存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用乙醇提取苦瓜开花结果期叶片后,依次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正
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s)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一类含氮、含硫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十字花科植物。目前,人们对芥子油苷的组成和生物合成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合成途径中的许多关键酶基因已经克隆并鉴定了功能。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芥子油苷代谢以及在体内的分布除了受自身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芥子油苷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人们极大
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常常伴随发生,二者是同属近缘种,均危害红松球果,但生物生态学习性存在差异.1-5龄冷杉梢斑螟幼虫始终在球果内危害.赤松梢斑螟有转移危害习性,将卵产在球果或当年生主枝上,1龄幼虫就地取食,1龄后均转移至球果危害,直至5龄幼虫转移至两年生轮生枝基部.为了探讨两种梢斑螟幼虫生存策略差异与寄主植物化学防御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效防治两种害虫,本研究分析了1、3、5龄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
ERF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体内广泛地参与调控各种生长发育及防御反应.先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SSB)为害诱导的水稻ERF基因—OsHI-ERF.通过RT-PCR,我们获得了OsHI-ERF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分别构建了OsHI-ERF基因反义抑制和过量表达的水稻突变体植株.研究表明,OsHI-ERF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并能特异性地结
植物挥发物中,萜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结构变化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直接防御中具有植物抗毒素的功能,在间接防御反应中为害虫与天敌起到信号的作用.本研究将一种水稻单萜类物质—芳樟醇合成酶(OsLinS)基因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获得转基因突变体,建立了高通量筛选体系对激活防御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筛选.研究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ZJUC1能够有效诱导转基因品系蛋白中的GUS活性,生测结果表明
分别对棉蚜Aphis gossypii感染和茉莉酸甲酯处理的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挥发物进行收集,并通过TCT-GC/MS技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度在E4之上的挥发物共检测到17种,包括绿叶挥发物、单萜、倍半萜和其它含氧化合物。其中莰烯、2-蒈烯、α-水芹烯、ρ-散花烯和石竹烯是主要的挥发物,它们在健康对照中大约占整个挥发物的77%。在棉蚜感染的紫茎泽兰中,
为了寻找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农药材料,本试验以外来入侵恶性杂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tuam L.)为原材料,采用减压蒸馏法对飞机草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和纯化,测定了飞机草根、茎、叶的粗提物提取率;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在不同时间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并利用SPASS软件对各处理间校正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夹毒叶片法测定了不同浓度提取物
植物通过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来抵御害虫的危害.利用植物品种的抗虫性来研究植物本身的直接抗虫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蚜虫、叶蝉等刺吸式昆虫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其首先通过茶树挥发物和叶片颜色选择危害对象,着陆后探测叶片表面特征是否适合取食,最后口针刺入叶片组织吸取汁液,鉴别生化物质中是否存在阻碍因子,这一过程中,茶树挥发物叶表物质及结构、生化成分等都是抗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初步研究
为了探讨玉米叶片挥发性物质在病害防御中的作用,研究了5种玉米叶片挥发组分对小斑病(Helminthos porium maydis Nisik & Miy)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5种挥发组分以(E)-2-己烯醛、(Z)-3-己烯醇和香草醛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但低浓度和高浓度的(Z)-3-己烯醇处理对孢子的形成与萌发具有促进作用;(E)-2-己烯醛显著抑制孢子的形成,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