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在综合观测资料监视和显示平台中的应用

来源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06年度科技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49099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通讯系统的基础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建设综合观测资料监视和显示平台.WebGIS是一种有效的、面向络的地理信息发布平台,本系统在WebGIS基础上,直观地监视、显示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等综合观测观测资料的到达信息(传输时效、传输质量)和要素信息。本文对综合观测数据的显示、基础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融合以及动态投影定位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软件工程是目前业界将软件研制工作纳入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通用方法;文章比较了《气象软件工程规范(试行)》与软件工程之间的相关内容,指出了二者在“软件管理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用该差异解释了目前一些部门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原因。同时笔者分析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及气象行业内部软件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NMIC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需要加以改进的方面和主要内容。
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人们提出了中间件(middleware)的概念。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因此,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
本文通过百年台风网站新闻发布系统,介绍了利用ASP技术实现新闻的更新、浏览、修改和删除,后台新闻管理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新闻和用户的各项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动态存储新闻内容,利用ASP技术动态显示新闻记录。
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是气象管理部门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霞要手段。本文根据气象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开展评估活动的实践,分析总结了气象工程项目评估的重点和内容。通过一个项目评估案例,探讨了气象项目评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提出了气象项目评估中需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
目前,CMA网站日访问量已达三万次以上,其原有配置的能力已近饱和,无法接纳更多的访问者。同时其原有配置中数据库和web服务器都是单机运行,一旦数据丢失或受到黑客攻击将会影响CMA网站的正常运行。因此,在CMA网站升级方案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它能适应访问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本文主要介绍高性能计算机监视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利用NMIC-SMS软件和UNIX的基本编程工具,在详细分析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监视策论,实施通过一个平台对高性能计算室所管理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其他核心服务器的统一监视。
webGIS在气象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实现在Web客户端进行的地图更新是当前WebGIS项目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地图更新问题和.NET Remoting技术的深入分析,以剖析地图数据文件和地图服务机制为基础,在地图服务器上实现了地图更新的服务,从而实现了基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WebGIS系统。
气象监控系统适合使用B/S架构,但在传统web应用模型下实时监控会带来网络负载、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监控系统和Ajax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将Ajax技术应用在气象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解决了传统web应用模型下的问题,极大地优化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系统,承担着中央气象台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台的日常电视会商业务。在业务应用过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会商系统主控中心引入MCU后,实现了更多省级站点的双向接入,有效分担和缓解了卫星通信系统的负担。MCU(多点控制单元)是电视会商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音视频的交换、会议调度和控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内电视会商系统MCU不统一,经过主控室与省里技术人员的多
本文利用GMS5/VISSR长波红外(10.5~11.5μm)和水汽通道(6.5~7.Oμm)探测原理的差异,结合红外阈值法和区域平滑滤波技术提取“高、厚、密”强对流云,分析了东亚及周边地区强对流云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规律。本文所研究的东亚及周边地区几个子地区强对流云与对流层顶季节变化位相基本保持同步,2000年对流层顶温度比强对流云云顶温度平均低9.42℃。强对流云的发展受对流层顶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