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北京启动仪式内容纪要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06年全国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表明,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罹患呼吸疾病,其中包括3亿哮喘病患者、8000万中到重度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成百万轻度COPD、过敏性鼻炎及其他常被漏诊的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目前,全球慢性呼吸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对呼吸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普遍存在不足.2005年约有400万人死于慢性呼吸疾病,如不采取行动,死亡总数在未来10年内将增加30%.据估计,目前中国的死亡总数中有17%源于慢性呼吸疾病.在全球3.2亿的吸烟者中,中国约占30%.另外,还有50%以上的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这其中包括其父母在附近吸烟的婴儿和儿童.本文介绍GARD北京启动仪式的内容纪要和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过敏性紫癜的非典型病例,尤其是皮疹出现前以腹痛和/或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为及时使用激素等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25例,均以剧烈腹痛伴便血就诊,临床高度疑诊过敏性紫癜.(1)使用奥林巴斯XP20或XP240胃镜检查(术前肌注安定、654-2,咽部喷洒1%地卡因,口服祛泡剂-艾普米森);(2)观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6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每日1次,疗程5 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其他相同综合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等.结果 布地奈德雾
目的 探讨阿罗格(R)NHD对过敏性疾病进行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原包括螨、霉菌和花粉,脱敏治疗分初始阶段和维持阶段,初始阶段分为0、1、2、3四级浓度,从最低浓度,最小剂量开始,每周逐渐递增剂量和浓度.维持阶段以3级浓度的个体最大耐受量每月进行维持,总疗程在2年左右.结果 坚持接受脱敏治疗196例,
目的 观察呼吸道转染IL-4RA基因对哮喘模型过敏性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空载体干预组,激素治疗组,目的基因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在试验第1天和第7天和第14天通过腹腔注射0.2 ml混有40 mg氢氧化铝和10 μgOVA的pH7.4PBS液致敏,空载体干预组和基因干预组在试验第12天连续给药三天,激素治疗组在激发的同时给予激素
目的 探讨辅舒酮、喘乐宁联合用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对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的干预效果.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哮喘及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Wister大鼠,用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并给予辅舒酮、喘乐宁联合用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干预;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目变化;检测大鼠血清IL-12量的变化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对比不同组大
目的 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GH-IGFs)以及身高的变化.方法 皮质醇(cortisol)、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的测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 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
急性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最早由Richet和Portier在1902年提出,目前的定义是指:累及两个以上脏器的即刻反应,主要是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的活性介质所致.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者为自限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急性全身过敏反应的实际发生率远高于目前的报道数据,而且发生率在上升,据估计全美国至少有410万人有发生急性全身过敏反应的危险,每年有6万3千例新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近10年来在西方国家呈持续增加趋势,其中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备受人们关注.大约30%的成人在一生中至少有1次以上对食物的不良反应经历.食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to food)包括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和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FA用于描述由特殊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而FI则用于描述摄入食物或食物
本文研究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测、预防和对策,包括,一、古老的免疫接种,二、现代免疫接种的开始,三、免疫接种受益和风险比较,四、疫苗所含成分,五、疫苗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比较,六、疫苗诱发的正常反应及其处理,七、疫苗诱发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八、速发过敏反应的预测,九、不宜接受免疫接种的人,十、接种后非疫苗所致不良反应的鉴别,十一、临床常遇的几个问题。
目的 通过对变应原检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了解所用制剂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变应原检测及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资料,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先后使用德国阿罗格公司及丹麦ALKABELLO公司变应原皮肤点刺液检测变应原;使用ALKABELLO公司安脱达作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严重度分级按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