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硅石榴石出溶辉石的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初步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超硅石榴石出溶辉石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寄主石榴石与粒内和粒间辉石之间的岩石学和显微构造关系,本文对橄榄岩体系中超硅石榴石出溶辉石的过程进行了初步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研究。超硅石榴石的降压分解和出溶实验条件为5,7,10GPa和1000,1200,1400℃。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中的粒间辉石和粒内出溶可能代表两期出溶,粒间辉石出溶的压力要高于粒内出溶的压力,属于早期出溶;实验出溶现象与天然岩石中的石榴石出溶辉石现象在显微构造上既具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一些显著差别,反应两者在出溶条件和过程上有一定区别。
其他文献
Post-collisional high Sr/Y-type magmatism in the southern Lhasa terrane extends~1500 km along the strike of the orogen.The origin and magma generation mechanism for these rocks remain controversial.We
本文提出的大地构造膜动力学说,具有独特的膜特性和充足的膜动力,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地构造形成机制的核心。大地构造膜动力学说对传统大地构造板块漂移学说构成了实质性的质疑,为大地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学支持,并将对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学、地理学,乃至相关的探矿学、地震学、考古生物学等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在敖仑花钼矿床的敖仑花岩体及后期英安斑岩脉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的存在。其赋存形态、岩相学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石之间组分的线性相关性及年代学特征的一致性表明,在敖仑花岩体形成过程中存在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并指出幔源的基性端元对成矿作用具有很大的贡献,这些特征也暗示敖仑花岩浆混合的基性端元可能为该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硫和金属Mo,Cu等物质的来源。
中亚成矿域由多个成矿省构成,矿作用强烈,形成了许多世界级金属矿床,该地区地质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古生代演化的多阶段性,多旋回导致成矿物质活化。成矿环境的长期性和周期性决定了成矿物质的多次迁移,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
本文系统报道了内蒙古阿尔山地区金江沟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发现,内蒙古阿尔山地区金江沟岩体主体岩石化学成分类型为石英二长岩-正长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具有壳源岩浆的特征,其成因可能为华力西中期板块内部碰撞造山的产物。
本文通过对出露在南阿尔金且末-吐拉地区的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中红柳泉组的含石榴石蓝晶石片麻岩和石英片岩,以及扎斯勘萨伊组的二云母石英片岩为对象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确定含石榴石蓝晶石片麻岩为一套典型的泥质高压麻粒岩,后期发生了退变质作用,结合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这三种岩石不应再划归为“长城系”,而将其归属为阿尔金岩群更为合适。因此,且末-吐拉地区出露的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应进
本文结合野外和岩石学观察,通过分析混合岩及其浅色体和暗色体中锆石的CL图像、Th-U化学、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在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尔勒杂岩中识别出了三期混合岩化作用,并对混合岩化机制进行了讨论.塔里木北缘己发表的锆石Hf模式年龄存在3.1-3.4Ga,2.5-2.8Ga和1.6-1.9Ga等三个峰值,但这些峰值可能是选择性采样分析或岩浆混合作用等壳内过程的结果,并不代表幕式地壳生
本文利用THERMOCALC软件以及内恰性热力学数据库对石榴石岩中各期次矿物组合进行了视剖面图的模拟。把探测的矿物化学成分以及观察到的矿物含量与模拟的相应的值对比,来精确限定各期矿物组合形成的温压条件。此外,还利用了金红石中锆温度计来计算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代表近峰期的热状态。综合以上的分析研究,得到了一条顺时针的P-T轨迹,从MO到M2以减压为主,从M2到M3以降温为主。该P-T轨迹反映了岩石经历
赞皇杂岩甘陶河群变质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年龄区间:2600-2400Ma,3010-2600Ma和2400-1900Ma。结合中部造山带中最主要的一期变质事件发生在1.85Ga左右以及甘陶河群整体上遭受了绿片岩相变质这些地质事实,认为甘陶河群的沉积时代可以限制在2.09Ga和1.85Ga之间。再考虑到本群的岩石地层学、源区以及沉积时代等特征,认为甘陶河群最有可能形成于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前人对拉萨地体起源和前新生代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近年来大量新资料的拉萨地体起源和前新生代构造演化工作模型。研究实践进一步表明,由拉萨和羌塘地体为主体构成的青藏高原,是检验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理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