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文化是否可以和平竞争--张东荪与傅斯年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夕的一次辩论

来源 :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初,在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新旧之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张东荪与傅斯年、胡适在《时事新报》和《新潮》上发生了一场是否应该在输入新文化的同时破坏旧文化的争论。本文即拟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与前后语境加以考察,以展示当时新派内部对这一问题从心态到观点互相分歧又互相影响的两面。张东荪提出在全力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要持“不骂不破坏”的态度,傅斯年与胡适则强调必须同时破坏传统文化。在论战中他们虽多少接受了对方的主张,但却因此更加强了“因相近而区分”的心态,并隐隐显现出分居上海与北京的两方对新文化运动正统的争夺。由这一争论可以进一步看出,此时正在激烈化的新旧之争,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新与旧之间的文化竞争,而倒是基于不同西方思想资源的新与新之间的竞争。
其他文献
振兴规划对有色金属中长期发展有利,短期内的利好作用主要体现在金属收储和关税调整方面,目前金属收储已经完成一部分,后市将继续推进。但在需求依然低迷的情况下,振兴规划在
长沙城里,时髦的美容美发店到处都是,可修面的师傅却如同凤毛麟角,这让许多喜欢修面的老年顾客犯了难。有幸的是,在南门外白沙街的一 Changsha city, fashionable beauty sa
  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是民国时期知识界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史学中重要的理论,是历史教科书书写中公认的权威知识。自19世纪末,该概念从西方经日本传
  受五卅运动后中共指导思想偏失的影响,部分北伐军中喊出了“打倒智识阶级”的极端口号,引发了激烈讨论。国民革命一方尤其中共以“革命”还是“反革命”为衡量标准,“打倒智
会议
  名闻中外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以“凝动的音乐”形容建筑文化内涵和风格,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建筑不只是凝动的音乐,也不只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凝固了
会议
  本文通过聚焦于1955—1957年间的一场服装改革运动,试图探究新中国初期民间美化实践与官方美学规训两者复杂的互动关系。这场运动的起因可分为两个层面:民众对于虽然代表着
会议
  中共建政后,私营工商业的生存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拟以上海刘鸿生家族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中心,详细解剖自上海解放至“五反”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大中华在新的生产条件
  20世纪50年代初,福建省惠安县乡村妇女集体自杀仍屡屡发生,影响着当地社会转型的进程。究其原因,在于当地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失范并未在此时的乡村社会改造中得到根本扭转。为
  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多会提到太平天国对中国的影响,不论从政治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不可抹去太平天国这段史事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过去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多着重在政治、军事
  个体户群体是一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人员构成上主要以“两劳”分子、城市待业青年、退休职工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