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研究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时代的要求,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生态伦理学倡导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如信仰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实践价值等;同时自然还具有生存的权利、自主的权利和追求生态安全的权利,并先于人类而存在,应受到人类的尊重。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把道德延伸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使得人类逐渐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人类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生态伦理学一样,都是对生态危机现实的反映,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都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寻找一种生态伦理基础和伦理支撑。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功能区,与传统空间类型具有很大差别。本文在当前城市规划注重生态、呼唤人性化设计的背景下,总结国外高新技
会议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规划需要被赋予新的文化支撑,生态文化作为多元、开放和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形态,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引导着城市的健康成长,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通过对国内
会议
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给城市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景观均质化和文脉缺失等等。城市规划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认为要创造美的城市空间环境,需要将生态美
会议
2006 年5 月,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组织编制了《编制技术大纲》,为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规划的实施保证水源地持续
会议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
会议
基于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当代城市规划学科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道路交
会议
在台湾地区历经“九二一”大地震后重建学校,倡导新校园运动,将开放教育及教育改革理念,重新在校园规划实现,使得“九二一”重建学校呈现另一种面貌,引领台湾地区校园建筑向另一种
会议
从生态空间的概念思辨出发,通过对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思潮发展进行回顾,归纳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的主要方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为进一步的城乡规划实践提
本文阐述了超超临界锅炉的湿态和干态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控制策略和运行特点。通过负荷变动试验和国外超超临界机组的比较,表明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工控制系统的现场试验和国外
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部发展资源,城市营销逐渐成为全球化环境中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工具,而移植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营销型城市发展模式在我国却遭遇水土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