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5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机理,分析针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以来,我科收治的其中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予针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临床疗总效率为81.82%;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国家重点提倡一带一路发展的优势,发展中医要从我们做起,从中医的根上做起踏踏实实研习经典,勤勤恳恳实践临床。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当前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题,而继承又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做好继承工作必须牢固把握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还必须坚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本文内容主要论述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反映美国四个城市(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纽约)的中医诊所的发展情况,同时深入分析其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出适合在美中医诊所发展的改善方法和建议。目前美国中医诊所达4000余所,注册中医师达40000余人,主治病种以各类痛症及痹症为主,治疗手段主要为针灸和中药方剂。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措施。当然,美国中医诊所在医疗流程、医疗环境和隐私的保护上做的很好。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西药对中风后抑郁症(PSD)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CBM)、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使用针刺结合西药或单纯针刺治疗PSD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30日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1132例癌痛患者。针灸治疗癌痛在疗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癌痛安全有效。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其结论,需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的RCT试验进一步证实。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一个针灸古籍经验平台,供用户检索使用。方法:用Oracle10g数据库,JAVA开发语言,按照针灸学诊治疾病的模式,以针灸古籍为分析对象采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整合、展示散布于古籍数据中的理、法、经、穴、术知识,构建一个通过B/S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的针灸古籍数据库平台。结果:平台实现了全文检索功能,并同时展现词频统计、关联挖掘结果,显示病症与腧穴(特定穴)、腧穴与腧穴、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搜集使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相关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由两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6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单纯针刺结合康复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改善明显优
目的:探讨枕下区域软组织针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既往中国人颅骨上、下项线间距离、上项线与枕骨大孔间距离、下项线与枕骨大孔间距离的测量数据,结合枕下区域的解剖特点,对枕下区域软组织针刺的深度与方向进行规范。结果:测量数据分析表明:上、下项线间距离在后正中线上距离最短,向左、右两侧旁开2cm后,除水平距离变小,其余各距离均变大,对各测量指标左、右两侧进行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上项线与枕骨大孔
目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现已颁布并逐步规范应用至临床中,这为制定针灸临床疗效规范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针灸临床疗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强大的说服力,使针灸疗法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并在某些疾病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针灸在国内外得以大力推广。方法:通过在制作《口唇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结果:遵循标准化制作的原则,制作出严谨、科学、合理的标准
本人从事针灸工作十几年,对针灸针术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近年来本人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发明“滞针松解术”,打破人们对传统“滞针术”的理解。本文从“滞针松解术”的来源、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操作手法等各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在临床应用此针术的经验。
随着经济、科技,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年轻大学生中具有极高的使用率。如何利用高普及率的智能手机、微信,将其应用于针灸教学上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和应用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