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时中国:华南古生代-中生代之交高精度天文年代格架

来源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叠纪发生了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发生于二叠纪末期的(~252.2 Ma)为显生宙规模最大的一次,另一次发生于瓜德鲁普世末期(~260 Ma).高精度的年代地层格架对于理解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和其后复苏过程的物理、环境、生态、化学变化过程,以及触发机制都极为关键.近年来,华南瓜德鲁普世—中三叠世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高精度放射性年代学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无法在所有重要剖面提供连续的高精度时间标尺来精细刻画所有重大地质、生物和环境事件的年代及持续时间.
其他文献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处,受西风带控制.地质历史时期,随着气候环境多次冷暖和干湿的变化旋回,罗布泊经历了多次扩张和缩小的演变过程,是研究西风气候环境变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本研究以罗布泊KY01孔沉积物为材料,研究了该地区MIS 5 以来的古气候、古生产力以及高等植被的变化.
会议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的地表水循环过程,不仅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对长江口及东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降雨区,其水循环过程受到了季风降雨的影响;同时,长江流域又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上游不计其数的水利工程,对长江的水循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长江流域作为我国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项工农业用水都对流域的水循环起
会议
河流阶地、剥蚀面等层状地貌面是水系演化的重要地貌记录,建立它们的年代学框架对探讨区域地貌和水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金沙江流域层状地貌面的年代学研究工作缺少完整序列,主要表现在早、中更新世河流阶地测年数据偏少,以及缺少剥蚀面的测年数据.
会议
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在新生代晚期经历了副特提斯洋退缩、青藏高原生长及内陆山体复活抬升等重大地质过程,同时逐渐形成了目前最大的中纬度干旱区.作为该干旱区的核心,塔里木盆地构造尺度环境演化历史依然知之甚少.我们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已知最长的陆相沉积记录——库车剖面进行了连续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30 Ma 以来,库车盆地植被持续以旱生草本麻黄、藜、蒿等为主,仅在中中新世木本孢粉栎、榆、桦等含量略有增加.我们
会议
上新世中期~3.6 Ma 前后是全球和东亚季风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发生强烈构造运动的时期.一些学者认为高原隆升是导致东亚冬、夏季风发生变化的原因,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该时段季风变化可能与北极冰盖急剧增长有关.东亚季风系统在这一时段的重大转变,究竟是构造还是气候变化的产物,抑或是二者叠加产生的环境效应,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科学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准确重建东亚冬、夏季
会议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oxygenduring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Era (ca.800-542Ma) may have stimulated theoxygenation of the deep oceans and theevolution of macroscopic multicellularorganisms.However
会议
埃迪卡拉纪早期的海洋从浅至深可能发展有氧化、硫化和铁化等多层海水,并且在深部海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溶解有机碳(DOC).这一海洋地球化学特征与显生宙的氧化海水截然不同.因此,显生宙地球系统的建立必然经历了海水氧化过程.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的被称之为ShuramExcursion(SE)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被认为是这一氧化过程的重要证据.在这一解释中,SE 被认为是深部缺氧海水中的有机碳库被氧化的结果
会议
华南地块较完整地保存了新元古代Rodinia 超大陆裂解、冈瓦纳大陆汇聚、雪球地球、Ediacaran 纪生命重大转折以及海洋氧化等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这一时期的古地理问题因而备受关注.以前不少作者将Ediacaran 纪的华南地块置于赤道附近,其依据来自杨家坪剖面陡山沱组的古地磁结果(Macouin et al.,2004).最近我们在宜昌九龙湾剖面开展了新的古地磁研究,否定了杨家坪剖面发
会议
新特提斯海的关闭时间直接标志着特提斯洋的消失,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起始.对于理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及其导致的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特提斯海的关闭时间(通常通过研究海相地层的消失、最早陆相地层的出现来获得)长期以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直接导致科学界对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定义为新特提斯洋壳的消失)初始时间的巨大争论.
会议
The rates of the end-Permian massextinction and subsequent environmentalexcursions during the Early Triassic can beestablished from regular orbital-climate cyclesrecorded in continuous sedimentary sec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