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书面语

来源 :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angy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书面语与口语、方言、普通话的关系。首先指出书面语的定义不清,以往对此研究不够,造成了它跟相关各概念的纠结关系。然后逐一分析它跟这三者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之间又有复杂的关系。这种情况最突出地表现在词语中,语音、语法也同样存在。文章还提出这几者在转换中出现了一种中介语,如“小孩”、“掉”,建议重视对这类中介语的研究。本文建议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普通话可包括纯粹书面语、纯粹口语和二者兼有三部分,可以在词典中分出来;指出普通话要吸收方言,并且在词典中指出其来自方言。这对现代汉语更高层次的规范化,对方言研究的深化,对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理论的研究都有价值。
其他文献
阿尔卡季·瓦西里耶维奇·马里尼奇,1909年12月18日出生于切尔尼科夫州西蒙诺夫区的阿尔里科夫克村。1927年之前,在西蒙诺夫的中学读书,之后,就和他的父亲一样担任了村初级学
  文章介绍了湖北江陵方言中10种标记名词的词缀及6种标记形容词的词缀,分析了这些词缀的用法及意义,并举例说明。
  论文三等合口唇音字声母呈“非敷奉明”格局(微母保留双唇)是粤方言的普遍事实,也是粤方言的典型特点之一,学界对这一现象尚没作出近于事实的解释。本文拟以有关文献材料及
  本文以介休方言为讨论对象,分析介休方言高元音i曾经发生过与高元音u平行的裂化音变。通过内部结构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介休方言高元音i裂化的相对年代。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和《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在明代文献中找到“楚黄”称地名用例141条,并利用史书和湖北方志等文献逐条考察,认为袁氏书中之“楚黄”实
  本文中的晋东南晋语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有入声的方言,通过调查17个县市共50个方言点,分析了尖团音的分混特点及尖团音分混的历史层次,可以看出,在山西方言中,晋东南晋语可以说
一、上架、复剪和绑梢1.上架当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枝蔓可引待上架,这时已修整好葡萄的畦或沟;2.复剪头年由于劳力紧张造成修剪工作粗糙,某些技术处理不当,或冬剪留芽量过
  Z变韵是一种名词变韵形式,分布在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的晋语邯新片、上党片的方言和分布在晋南的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解州小片的方言普遍存在着Z变韵现象。这些连片
《源流》2001年8月号刊出的《人心果润人心》令不少读者心动,有的读者还写信到编辑部询问关于引种的具体事宜,并称赞杂志社为民办实事。人心果是热带果树、常绿乔木,对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