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应用--以《文物操作规范》系列专题片为例

来源 :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博物馆"应运而生,各种数字信息技术手段都运用在博物馆工作中,用新技术、新方法保护文物,传承文化价值.视频专题片作为其中一种数字化手段,可通过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具有直接性、参与性等特点,兼具了艺术性.本院在日常文物操作中,以往采用院内外文物操作培训那种边学边做的传统形式,视频专题片作为文物操作规范教学手段之一,突破了传统教学培训的窠臼,兼顾文物操作规范培训表达清晰、操作标准统一的同时,又能寓教于乐,并打破时空环境的束缚,可随时随地观看,从而高效地为博物馆文物专业人员、院内外展览布展人员进行文物操作规范、基本业务知识等的讲解和示范.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现当代中国象棋报刊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报刊的创刊时间、发行期数、发行时长、发行地点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较为清晰的理清了现当代中国象棋报刊的发展历史
围棋是一种在中国久为流传的棋戏,其起源时间虽迄无确论,但依据现有的传世文献及考古发现推测,其出现最晚不应迟于西汉[关于围棋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传说中尧舜之世、
全球化浪潮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历史选择.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在全球化趋势益发明显的今天,不
简述了围棋古谱的历史进程(发展)研究,以及围棋古谱的装帧艺术形式的分析与研究,介绍了围棋古谱总数、名目的收集整理、罗列等的建立,以及围棋古谱全球收集,分析了古谱与现代竞技
根据山东大学开设围棋文化选修课程的实践,同时调研其它高校开设围棋课程的情况,探讨高校开设围棋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开设围棋相关课程提出建议,以便围棋和围棋文
在新媒体时代,文物数字信息化的展示和传播,为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为更多的公众进入博物馆提供了新渠道.文章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为例,通过探讨石刻文物的数字信息
汉赵井陉口之战为历史上著名战役之一,由此役而产生的“背水一战”等典故亦流传甚广.此战役历来为学者所热衷研究,有关这次战役的历史地理考实方面,尤以清代学者吴文楠、张佩
随着三维技术在古建筑模型搭建方面的不断深入应用,近几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古建筑模型,对这些古建筑模型的展示与利用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大量古建筑模型数据的基础
中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无一不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AI+教育
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一部分,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