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08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分析

来源 :第三届亚洲腹部放射学术会议暨中华放射学会第14届全国腹部影像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的影像特点。讨论不同影像技术在PTL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移植后PTLD,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 6岁(38-65岁)。研究内容包括:影像特点(CT,MRI, B超、DSA),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研究肝移植后PTLD的发病率:大约0.4% (5/1160),其典型临床表现:肝移植后阻塞性黄疽,平均发病时间:7.2月。随访信息:2例死亡(一例死于肿瘤复发,一例因严重肺感染而亡),3例存活,其中两例经放疗后肿瘤变小。四例经手术证实,一例经穿刺活检证实。5例术前EBV-IgM均为阴性,术后3例肿瘤EBV阳性,4例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1例T细胞淋巴瘤。影像特点包括一下几点:受累部位:4例肿物位于肝门部,1例表现为肝门周围淋巴结增大。肝门部肿物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肿块,超声检查呈低回声区,CT平扫呈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低密度影,MRI上呈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检查(CT或MRI)呈轻度到中度强化。结论:肝移植后PTLD常常累及肝脏本身(LL-PTLD),表现为肝门部肿物或肝门周围肿大淋巴结。可以将增强CT或MRI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大量CT肾功能成像研究发现增强CT具备功能成像的先决条件,非离子对比剂与菊粉具有相同特性,可以作为检测滤过率的标记物,而对比剂浓度与CT值良好的正比例(直线)关系,可以通过
  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一种诊断肛直肠部及盆底肌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此法的作用原理及发展历程;然后从X线机的基本要求、检查装置及注钡器
  本文首介绍了先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定义及分类,并分析了LCH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病理。然后研究了LCH累及肝脏的病理改变。
  小肠肿瘤因症状缺乏特异性,而且由于其解剖学上的特点,缺乏理想的检查手段,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空、回肠段的肿瘤,术前诊断符合率仅为32%-63%。近年来人们在不断探索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浪漫,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构成.rn从文献研究可见,目前有关浪漫的研究大多为描述性的
期刊
  小肠是重要的消化吸收脏器。小肠病变的检查仍然大量地依赖影像学的手段。通过对小肠影像学检查的各种方法及其适用症状的研究,并对各种小肠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不同小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梯度回波序列,根据不同组织磁敏感性不同成像,对静脉结构、血液降解产物等非常敏感。此技术在神经影像中已得
最近这几年,在国内经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的进程中,促使我们国家各个行业均得到了超前的发展,电力行业也是如此.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工业行业的生产量日渐增大,加之民众生活品
大流量采样中的滤材过滤效率测定广东省放射卫生防护所(广州市怡乐路,510260)麦维基,曾晋祥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通常应用的取样方法是过滤法。在大气核试验或近地面空气的高浓度放射性核
  本文通过对肝脏感染性疾病、肝脏的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及肝脏的肿瘤性囊性病变从分类、定义、发病机理、病理学特点及CT表现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出囊性病变的形态与特征,对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