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正转矩跳跃降档的控制

来源 :201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正转矩降档时冲击严重、滑摩功大的问题,本论文在充分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式双高合器自动变速器正转矩跳跃降档的控制方法,并分别以5档降2档和以6档降4档为例,制订了具体的正转矩直接跳跃降档和正转矩间接跳跃降档的控制策略,最后应用于实车测试,得到了理想的跳跃降档效果,车速变化柔和,无明显换档冲击,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与合理。
其他文献
针对无锡市某下穿高架桥的地下通道基坑工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无支撑基坑开挖对邻近高架基础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对控制桥梁桩基变形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由开挖引起的高架桩基附加位移较小,所采取的加固措施有效控制了该基坑的变形,降低了对邻近高架基础的影响。
以6×4自卸车匹配的213kW发动机为例,通过AVL-CRUISE仿真计算获得其现有配置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基础数据,以及道路试验对其进行校验,然后根据发动机特性参数的设计理论制定优化方案,再采用仿真计算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结构不做改动而仅对其特性参数进行调整时,在保证重型汽车经济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动力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对于坡度为8%的长上坡路面的动力性提高16%。
本文在阐述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原理及液压系统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利用AMESim创建了整车模型。根据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特点,设计了基于转矩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实时地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分配,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及模式间的动态切换,满足了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转矩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车辆各种工作模式间的合理切换,在满足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前提
选取1辆试验专用车,针对法规要求,严格控制边界条件,研究了环境温度、轮胎压力、暖机方式、驾驶方式等对油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法规要求内的不同试验条件,油耗结果有差异。为确保油耗试验结果准确可靠,需要严格控制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程序。
本文基于全流稀释采样系统,对一台国三柴油发动机进行了若干次ESC排放试验。在法规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研究了全流稀释系统的CVS流量、二级稀释排气流量,以及二级稀释空气流量三个参数的改变对柴油机PM排放检测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M比排放量随着CVS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可以达到15%;随着二级稀释排气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降低幅度可达5%;随着二级稀释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可达20%。
本文基于曲轴转速波动的波形分析法进行失火诊断。采用小波分析对采集到的发动机瞬时转速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通过比较实际的分解效果,选定db8小波对转速信号进行3层分解,结果表明该分解方案对各转速信号均具有有效性并且分解效果较好,能很好体现信号特征。通过对分解后的转速近似波形进行分析,并结合内燃机扭矩平衡方程,定义无量纲的加速度变化指数作为失火故障诊断特征值,通过试验表明,该特征值可以敏感的反映出气缸的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信号进行了预测,同时还对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与全要素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具有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等特点。
针对ELPI(静电低压撞击器)专用稀释器,根据其几何结构参数及稀释原理,建立了其稀释过程的流动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流动模型,研究了稀释比的相对变化率受样气压强、样气温度以及等温稀释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其他稀释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样气压强,稀释比逐渐降低;增大样气温度,稀释比逐渐增加;等温稀释时稀释比不随稀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采用CFD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喷雾夹角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特性、燃烧过程中关键反应组分以及排放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针对研究的燃烧室结构,喷霉夹角为80°时混合气形成最佳,缸内压力最大,约为7.6MPa,碳烟生成量最少;但是NO质量分数最高。此外,不同的喷霉夹角对缸内燃烧反应产生的H、N、O、与OH活性基生成也有重要影响,但是喷霉夹角为80°时,四种关键组分的质量分数均为最大。该研究给出了喷雾夹角
以In为内标校正元素,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车用陶瓷催化转化器中铂、钯、铑3种贵金属元素进行同时测定。并以Rh为例,分析了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确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及相应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