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运动休闲小镇核心竞争力开拓了竞争力新的研究领域,是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到目前为止,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涉及竞争力的内涵、提升途径和评价等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十分匮乏。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边疆地区运动休闲小镇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构成及其作用程度,以期为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我国体育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领域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2)得票指数分析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12人,采用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3)数理统计法: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运动休闲小镇调研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3.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1)问卷的设计首先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实际情况,初步设计包含32个条目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调查问卷;然后,运用得票指数分析法通过两轮专家的问卷调查,删除有歧义、表达不清晰性和不够合理性的项目;最后,抽取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55名进行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完善问卷。初试问卷包含五个部分,即特色产业因素、政府支持因素、环境资源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资本资源因素,共26个题目。采用李科特5点进行评分,由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2)数据收集从第一批运动休闲小镇试点名单中选取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体育休闲小镇、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高原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昆明市安宁市温泉国际网球小镇的旅游景区的游客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为87.3%。(3)数据分析将总体样本随机分为两个样本:即D1(n=284)和D2(n=240)。D1用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D2用作验证性因子分析。统计处理分别采用SPSS17.0和AMOS24.0软件来完成。3.2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利用284名体育旅游者样本(D1),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确定运动休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对变量做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按照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高于0.4为标准提取、命名公共因子。通过对问卷中26个测量指标进行分析,KMO值为0.865,Bartlett球形检验P=0.000,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筛查,剔除题总相关小于0.5的项目,5个因素被剔除后Alpha值均在0.732-0.846之间,表明测试问卷信度较高。最后得到由21个指标构成的5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特色赛事因子、政府支持因子、环境资源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和资本资源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42%。3.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另一半样本(D2)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首先,为进一步确认运动休闲体育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测量指标与因子之间的从属关系,对核心竞争力的测量模型进行CFA。测量模型共包括21个测量指标:特色产业因子5个、政府支持因子4个、环境资源因子5个、基础设施因子3个和资本资源因子4个。由于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必须达到显著性水平且载荷量大于等于0.4才可以保留,结果有3个题目被剔除,最终形成包含18个项目的 5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df=1.58,RMSEA=0.07,AGFI=0.91,GFI=0.94,CFI=0.95,IFI=0.89。克隆巴赫α系数在0.75-0.88之间。以上检验结果表明,运动休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边疆民族地区运动休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特色赛事、政府支持、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和资本资源5个方面,其重要程度依次为:特色赛事(0.462)、环境资源(0.161)、资本资源(0.148)、基础设施(0.125)和政府支持(0.104)。基于上述结论,结合边疆地区运动休闲小镇的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1)努力创建品牌打造特色赛事产业发展力(2)充分挖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环境资源力(3)引入技术、人才、金融拓展资本资源力(4)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力(5)加大政策扶持依靠政府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