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现代庭院中的种植方式和景观效果分析--以临安市为例

来源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不仅婀娜多姿,妩媚秀丽,而且坚忍挺拔,经冬不凋,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自古以来,就被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本文选取临安庭院的竹子景观为对象,调查分析了竹子在现代庭院中的种植方式和景观效果,结果表明,现代庭院中的竹子景观比较受使用者喜爱,种植方式主要有丛植、群植、隅植、片植和列植等,其中丛植、列植的使用频率较高,景观效果比较好,深受使用者喜爱。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BNP竹腔施肥、毛竹施常规复混肥与对照样地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毛竹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BNP竹腔施肥与毛竹施常规复混肥相比对成竹数、提早出笋、投入产出、笋径和竹径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对发笋数、退笋数没有显著的影响.BNP竹腔施肥克服了传统施肥用量大、易受天气影、破坏土壤和生态环境、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缺陷,大幅度降低了施肥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工效,能解决长期困扰山区毛竹林大面积施肥的难
从2011年开始,按照分类经营的办法,试验地选择清流县温郊乡小池村马山下9林班10大班1小班和上高寨10林班11大班1、2、3小班林桂生经营的毛竹林,进行竹腔施肥培育丰产毛竹林的实验示范,经过2年时间,目前平均每公顷立竹密度从实验开始时的底竹1650株,提高到3000株,增加了81.8%,胸径从原来的平均7.5cm提高到10cm,增加了33%,投入产出比为1:4.4.实验示范效益明显。
研究了三明市二个试验区毛竹笋材两用林的10项养分指标分布特性及其综合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在3.2%~76.5%之间,属弱变异至中等变异程度,同时养分指标分布发生不同程度偏斜,除pH 值、全磷含量偏斜量绝对值小于5%之外,其它指标均达到偏斜水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取前三个主成分作为10项土壤养分的综合指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首先反映出土壤养分状况,其次为
在各种森林类型中,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人工截雨的方法来研究在较高的土壤温度和较低土壤含水量的情况下,人工毛竹林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截雨样地和对照样地的土壤呼吸月际变化分别为从2.00到0.63μmol·m-2·s-1和从2.20到0.66μmol·m-2·s-1.土壤呼吸的月际变化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即成
本文针对荣昌县生猪粪便和麻竹笋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麻竹笋废弃物蛋白饲料-生猪-沼液-麻竹”深度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了麻竹笋废弃物与猪场以及猪场与麻竹林的配套管理技术,分析了建立麻竹笋废弃物蛋白饲料-生猪-沼液-麻竹深度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取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为麻竹笋废弃物深度资源化循环利用在全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细根系统在地下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异质性的生长发育与森林养分吸收与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1~5级根在形态结构、碳氮含量、解剖学特征方面的变化趋势,弄清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细根分枝状况.实验结果表明,1)细根平均直径随着根序的升高而增大,且高级根序(4、5级根)与低级根序(前3级)之间有明显的增粗.2)随着细根根序的升高,组织C含量上升,N含量下降.3)
应用蓄积量法,估算了黑龙江省目前总的森林生物碳储量、森林土壤碳储量及各个森林类型生物碳储量,分析了主要林分类型的碳密度分布情况,并对黑龙江省森林吸碳吐氧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价.
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对华西雨屏区31年生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0~30cm)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土壤0~30cm层细根总生物量(活根+死根)和碳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29kg·hm-2和660.68kgC·hm-2,其中活细根贡献率分别为91.1%和91.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香樟1~5级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均显著减少;随着根序等级的
竹产业在漳平林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重要位置,笔者通过对漳平市竹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包含竹林资源培育、笋竹加工现状及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把竹林资源培育放在首位,提高竹林培育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创造推动竹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切实提高竹林的科技水平,积极培育竹产业主体,打造笋竹产品品牌,完善各项服务,促进竹产业发展,创新模式,增强竹业发展活力的
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运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对厚朴苗组织培养的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壮苗培养、移栽炼苗各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进行探讨.试验表明:芽诱导的B5+6-BA5.0mg·L-1+NAA 1.0mg·L-1+2,4-D1.0mg·L-1组合最佳;增殖培养B5+6-BA5.0mg·L-1+NAA0.1mg·L-1+蔗糖15g·L-1组合最好;壮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