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对颊癌联合根治范围的临床指导意义

来源 :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纳米碳混悬液对前后颊粘膜鳞癌的引流淋巴结示踪是否存在差异,为指导前后颊粘膜癌联合根治范围与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颊粘膜鳞癌患者18例,以咬肌前缘为分界线,分为前颊粘膜鳞癌组与后颊粘膜鳞癌组,跨越分界线者以肿瘤主体位置纳入分组.于术前12~24h注射纳米碳混悬液,注射部位为癌肿外围约0.5mm,粘膜下注射,分别注射上、下、左、右四点,每点注射约1.5ml纳米碳.所有患者均接受颊颈联合根治术后,其中后颊粘膜鳞癌及前颊粘膜鳞癌累及皮肤者同期接受同期腮腺切除术,并遵循整体切除原则.术中观察示踪淋巴结位置并拍照,术后分区解剖分离颈清组织所有淋巴结送病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Semaphorin3A(Sema3A)作为神经系统中的导向分子,在肿瘤中也起着抑制肿瘤中血管生成的作用.本研究探讨Sema3A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方法: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同时使用人Sema3A蛋白体内或体外作用于头颈癌移植瘤或细胞系.RTPCR 或免疫印迹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口腔癌标本中Sema3A的表达.Kaplan-
会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32 例cT1-2N0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比较原发灶扩大切除配合术后密切随访("Wait and see" policy,W&S)与原发灶扩大切除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END)治疗早期口腔鳞癌的疗效.方法 共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232例早期口腔鳞癌患者,其中W&
会议
目的 探讨FGF1-FGFR1信号轴在舌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观察此过程中EMT 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从而说明FGF1-FGFR1信号轴调节舌鳞癌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方法 在舌鳞癌细胞系CAL27和舌鳞癌相关组织中展开实验研究。通过qRT-PCR、Western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26例颌面部IMT 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立诊断,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IMT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会议
Objectives: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is one of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head and neck region.Compared to the radio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the targeted therapy shows advantages of hi
会议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组织工程及临床治疗上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在体外扩增中多能性的丢失仍是阻碍其应用的关键问题.因此了解并认识MSC的自我更新及干性,并识别与这些进程密切相关的调节因子对于未来的骨组织工程至关重要.本研究鉴定出一个功能性的转录因子KLF2,在MSC的非分化性增殖和自我更新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会议
Background: Th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has been the current workhorse fo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reconstruction.In this article,we describe the use of chimeric free ALT perforator flaps to reco
会议
To demonstrate whether pra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Pyk2)participate in chemokine receptor 7s(CCR7)downstream signal network,determine this molecules role and mechanism in chemokine receptor 7 regul
目的:对舌癌患者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进行舌再造后中远期的语音、咀嚼功能,吞咽等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和初步评价.方法:对我院2008到2013年间197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应用血管化前臂游离皮瓣即时修复舌缺损的患者,按手术切除范围的不同分为三组(I 组手术切除≤半舌,II组手术切除舌根或部分舌根,III组手术切除半舌及同侧口底),分别进行两年以上时间的随访.并对患者修复后的
会议
目的:穿支皮瓣凭借其设计灵活、对供区创伤小等优势逐渐被人们重视,在口腔颌面修复重建领域也展现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穿支皮瓣也存在穿支血管变异较多的缺点,由于血管变异等原因可能导致皮瓣仅制备到穿支血管层级,本文将探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这类患者的可能性及优缺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