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接力导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不规则骨折畸形愈合中的应用

来源 :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jo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3D打印接力导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不规则骨折畸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例后踝骨折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呈"Z"形走向波及内踝,使内踝冠状位纵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骨折畸形愈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CT数据在Mimics软件下重建出踝关节三维数据模型,经布尔运算、切割后获得导航模板外壳,利用mimics MedCAD模块设计出先后套用共同定位克氏针的定位导板和截骨导板,以STL格式输入FDM类型3D打印机中,打印出实体导板,在踝关节内侧12 cm长切口内采用接力方式,先显露表面特征相对丰富的胫骨远端内、后踝骨面,卡合定位导板,再将3枚克氏针沿定位导板的定位管钻入位于胫骨远端内侧骨折线前方的胫骨中,随后取出定位导板,改以截骨导板上的3个定位孔套人该3枚克氏针上并贴合于骨折线前方骨面,顺导板上的3个截骨面将呈"Z"形断面已畸形愈合的内后踝骨块整块截下,完成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X线和CT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AOFAS评分由术前的25分提升至术后2个月的90分。[结论]应用3D打印的接力导板可以在较小的显露和操作空间内,对缺少表面特征的胫骨远端实行精确定位,并对关节面畸形愈合的"Z"形骨折线实施精准截骨。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1.5T磁共振对正常人和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的颈髓、脊髓腰骶膨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会议
从2012年~2015年,秦泗河及其矫形外科团队为中国四肢矫形与功能重建外科发展,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创造性工作,其中有几项工作具有历史性和里程碑意义.包括2012年4月,召开了"外固
会议
1978年5月底,秦泗河医师在山东实施了第一例右足内翻畸形的矫正手术,从此踏入了从未间断的矫形外科临床,现将秦泗河存档的手术病历表格,自1984年开始病历记录较完整者,按照统
会议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4年1月,56例严重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病例.Neer分型2部分骨折21例,3部分骨折22例,4部分骨折13例.
会议
  目的:探讨Evan's I4型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30例Evan'S分型I4型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
会议
  目的:探讨低位肱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3月~2013年12月治疗9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男7例,女2例;年龄21 ~ 55岁,平均31岁.采用后方人路切开复位,肱三头肌开窗入路3
会议
  目的:探讨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对照组同龄健康体检人员50例.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
会议
目的:探索传统中医养生"握固"在肢体残疾康复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握固",是传统养生方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基本手势.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气功中,易筋经、五禽戏以及八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5~78岁.骨折按Neer分型:均为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3~7d.
会议
  [目的]临床上,小腿创伤比较多见,尤其严重创伤后导致胫骨大段缺损伴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局部创伤重、缺损组织多、常伴骨外露等为此类疾患的特点,处理较为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