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草稻在大部分种植水稻的地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恶性杂草,特别是杂草稻发生的非预期性给水稻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导致绝产。导致杂草稻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落粒导致的持续的土壤种子库,因此研究杂草稻种子库的行为动态就可能预测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状况,但是,相关的研究资料报道目前还十分有限。本文研究旋耕对杂草稻种子库结构的影响以及通过埋藏试验研究杂草稻种子的越冬死亡率、室内和自然萌发率和活力等随埋藏时间和埋藏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加大旋耕深度会促使杂草稻种子向深层分布。室内试验显示杂草稻的萌发率随埋藏时间的延长降低,埋藏密度对杂草稻的萌发影响不明显,但是埋藏较深的杂草稻种子的萌发活力降低较慢;且杂草稻种子在不同埋藏密度、不同埋藏深度下萌发率随时间的下降均符合logistic模型。在田间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率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出苗密度随埋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本文的结果可为种子库中杂草稻种子的存活、萌发、出苗等规律的掌握提供科学的基础,为通过改变翻耕方式耗竭杂草稻种子库而防除杂草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