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医学研究和专家经验浅析益肺清化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 :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是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被逐步揭示,基于辨病理论指导下不同治法的疗效也进一步得到证实,益肺清化法是我科专家根据在治疗肺癌时总结的病机特点,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凝炼出来一种重要治法,在既往研究中展示了其作用优势,是肺癌中医防治的主要治法之一.本文结合肺癌气阴两虚,痰毒内蕴的病机特点及当前的循证医学研究,对益肺清化法在肺癌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诠释,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益肺清化法防治肺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肺癌术后,放化疗后,及晚期不能西医治疗的患者,益肺清化法都可以在这些阶段发挥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症状,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患者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该法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发生,抑制血管生成,防止转移,调节免疫,恢复机体自我监视机能,逆转多耐药,增强疗效。
其他文献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本篇试从《伤寒论》有关的水饮治法中,探讨其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治疗提供的思路,文章指出《伤寒论》中水饮治法,无论是解表外散、温中化饮,清热利水,还是峻下逐水均是给水饮之邪以出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恶性胸腹腔积液,为有形水饮之邪,或上犯而致咳嗽气喘;或内阻致胸闷胸痛,腹胀腹痛;或流入下焦致小便不利;或犯溢肌肤致全身水肿。临床
"治未病"最早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径》,古人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变.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临床将治未病的中医思想巧妙的引入到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疾病中,并将其分为未病先防、治病于初、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层次.临床多年实践证明: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用
刺芒柄花素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甲氧基异黄酮,是黄芪、鸡血藤、甘草、葛根等重要的有效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刺芒柄花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降脂、等药理作用,尤其对绝经后低雌激素水平导致的心血管事件、骨质疏松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刺芒柄花素在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众多新报道.本文通过MEDLINE数据库检索文献,着重介绍刺芒柄花素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证实刺芒柄花素能够通过PI3K/AK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临床应用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延长了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和疾病总生存期.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很大比例的患者在在接受EGFR-TKIs治疗后出现耐药.纵观近年来对EGFR-TKIs耐药机制的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进展期NSCLC在临床中疗效可观,而研究
肺癌是全球第一大恶性肿瘤.前期研究证实肺癌涉及的脏腑中肝仅次于肺.笔者总结刘嘉湘教授、孙桂芝教授、武维屏教授、殷东风教授、刘建秋教授、章永红教授等名医从肝论治肺癌的经验并归纳辨证分型、选方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研究表明,从肝论治肺癌,临床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肝火犯肺证,肝阴不足证等:常用治法有:疏肝理气,理气化瘀,清肝润肺,滋阴润肺等,常用的组方有:过敏煎,药物组成为银柴胡、
本文收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肿瘤领域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归纳他们治疗恶性肿瘤的整体方向,挖掘各家的用药特色,为后学者开拓思路,以利于中医肿瘤事业的发展.何老提出的治癌"十二字原则",即"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其提倡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认为扶正与祛邪不可偏废。周老提倡"复法大方祛癌毒",集数法于一方,才能事半功倍。李老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将中医外治法应用到肿瘤临床实践中去,取得了较
以时间脉络为线,对秦汉、晋唐、宋元与明清几个时期主要医家及论著,关于积聚病名、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治法方药等认识进行挖掘、剖析与提炼,借此呈现积聚类疾病理论在不同时期的概貌及发展过程,以期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总的来说,历代对积聚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从笼统到细致的发展过程。治疗上随着人们对病因病机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秦汉、隋唐时期是萌芽和发展时期,以寒邪致积的思想为主流,在治疗上《内经》首先
远古神农发明中医药,创造农耕史.古代神农华佗是外科之鼻祖.当代神农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微诊丹"发明人——孙宏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医生活化、现代化和癌症远程诊断之先河.马克思主义中医宝库:生活世界的导航,世界民族的灵魂,世界文化的瑰宝,世界科学的核心,世界医学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表明,科学文化才是拯救人类的灵丹.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发自内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治疗手段有限.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得到证实,然而随着精准化医疗的开展,明确中医药治疗获益的优势人群是中医药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医体质学说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总结患者的共同体质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参考价值,许多学者己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医体质与肺癌人群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进一步地探讨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下,肺癌优势人群筛
中医的本能是悬壶济世,病魔的本能是同流合污;马克思主义的本能是拯救人类,癌魔的本能是分裂神魂.信史点亮心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医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实现科学抗病抗癌的根本保证.21世纪是马克思主义中医大众化、生活化和现代化的时代,也是汉语发展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时代。只有同舟共进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医特色的文艺大融合大提炼和大传播大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世界民族科学艺术素养、科学审美水平和科学保健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