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填芯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整体装配式结构--钢管填芯装配式墙板,该结构采用工厂预制墙板的方法将无缝钢管(D168*8)和聚苯颗粒有机的粘结在一起,钢管内侧待墙板运至现场时填充混凝土,以加强墙板同楼板(叠合板)的连接性能,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在墙板外侧集成门窗、粉刷、保温、外立面装饰等分项工程,可以缩短工期及减少建设成本。本文主要就其抗震动力性能展开讨论,运用基于位移模式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模态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对14层结构模型进行抗震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小震及大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表现出很好的弹性性质,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在设计时可采用框架模型。结论:该结构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住宅产业化体系。
其他文献
探讨自锚式悬索桥的缆索线形及其内力的计算方法。采用数值解析法,对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的成桥状态和空缆状态下的缆索线形进行分析,给出缆索线形及其内力的计算步骤,并对南京夹江自锚式悬索桥进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果以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计算结果。
本文针对两种新型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直接装配式联肢墙和混合装配式联肢墙,推导两种联肢墙的肢强系数ζ和整体性系数α,进而推导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侧移及内力,为结构的设计提供计算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DRAIN-2DX并编制相应的程序验证分析的正确。研究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的肢强系数ζ和整体性系数α、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的布置及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的面积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两榀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近年抗震研究的热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实现基于性能设计思想的有效途径,而位移需求的简化计算方法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我国公路桥梁中大量使用只设一个固定墩的连续梁桥,其它桥墩上设置纵向滑动支座。对于这种桥型,纵桥向一般简化为单自由度质点体系来研究,但是活动支座的摩阻效应必然会对固定墩的地震位移产生影响。现行规范的简化计算公式忽略了地震中活动支座的动态效应
进水塔是发电引水和泄洪系统中的咽喉性水工建筑物,其结构性能与安全关系到电站正常运行甚至整个大坝与枢纽的安危。进水塔结构主要由塔体和拦污栅框架结构组成,与塔体刚度相比,拦污栅框架结构为柔性体系。在强震激励作用下,柔性的拦污栅框架结构与刚性塔体的相互作用不可忽略,因此连接拦污栅框架和塔体的水平纵撑将是整个进水塔结构最薄弱部位,同时刚性塔体与塔背回填混凝土接触部位也是高应力集中区域。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并
为了精确而简便地进行洪水预报、调洪计算和防洪规划,本文基于MATLAB提出了针对马斯京根法来推求河段短时段的流量演算和洪峰预测的优化算法。在实际的预测中,对于特定的河段,针对马斯京根法要想准确地分析洪峰流量,关键是确定出该河段上的流量比重因素x和蓄量常数K值。在实际情况下,流量比重因子x的取值范围是0.2-0.45,为了进一步说明优化效果,本文将x的取值范围扩大至0.2-0.6。利用本文提出的“数
以江苏宿迁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空间模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弯剪型层模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静动力分析法,对该结构进行了粘滞阻尼消能减震分析。首先对该结构进行了三维空间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层间恢复力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结构的弯剪型层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研究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响应的振动控制。结果表明,采用静动力分析
对性能退化及意外损伤的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应当制度化,已防患于未然。服役房屋结构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建筑材料、构件和结构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当老化和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严重的将引起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同时,该公寓楼受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及多次较强余震的影响,主体承重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破损现象,为了全面掌握该房屋结构当前的技术状况,需对其进
对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为了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需要首先确定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问题是地震工程的重要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抗震设防标准定得过高,会导致过高的初始造价;反之,可能导致过大的地震损失。本文对北京一栋十九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建筑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并与目前市场上房屋销售价格进行对比分析。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工程造价略有增加。
为研究全骨料再生混凝土(掺加再生粗、细骨料)框架柱的抗震性能,通过对剪跨比为4、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的3个全骨料再生混凝土柱和1个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主要参数为轴压比和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试验采用的轴压比为0.13~0.41,体积配箍率为0.8%、0.6%。试验发现:机械搅拌全骨料再生混凝土柱当轴压比为0.13~0.14和体积配箍率为0.8%时,位移延性系数可达到
工程场地纵、横波波速测试是近年来在工程勘察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结合新型XG-1型悬挂式单孔波速侧井仪测试结果,说明了纵、横波波速可以确定场地土类型、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估算场地卓越周期、评价岩(土)体质量,为场地工程地质评价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