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梢经营对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梢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毛竹林受冰冻雪压灾害而在浙北地区得到广泛运用。为了解这一经营措施对毛竹材性的影响,本文分别以5a生钩梢和未钩梢毛竹的基部、中部、顶部竹材为试件,测定其绝干密度、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弦向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钩梢和未钩梢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毛竹林钩梢经营对毛竹材性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竹秆基本组织发育过程中ATP酶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竹秆基本组织细胞分化早期,细胞具有较高的ATP酶活性,细胞核、质膜、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系统上都具有ATP酶活性。随着基本组织的分化和发育,长细胞液泡膜上的ATP酶活性增强,而短细胞液泡膜上ATP酶活性相对较弱。至初生壁发育后期,质膜上的ATP酶活性升高。次生壁发育期,短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活性显著增强,而长细胞的相对较
本文以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onensis f.aureo-stratus Muroi et Y.Tanaka(e))、菲白竹(Sasa fortunei(Van Houtte)Fiori)、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 Naksi)、菲黄竹(Sasa auricoma E.G.Camus)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组为对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园林应用的重要因子。为掌握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 marmorea f.variegata Ohwi)的抗旱能力及其抗旱机理,于温室内测定了其自然干旱及复水后的叶绿素(Ch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Chl含量从4.470mg/g降到1.807mg/g,干旱处理
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年龄毛竹叶片叶绿素浓度及可见-近红外特征光谱;同时,探讨了3个光谱定量化指标(A1,毛竹叶片在460~670nm波段反射率变化积分值;A2,在760~1000nm波段反射率变化积分值;S,叶片光谱曲线红边“蓝移”强度)与毛竹年龄的定量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毛竹
以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cv.spectabilis)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金镶玉竹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日全食过程的响应。结果显示:从初亏、食既到食甚期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JIP相呈上升趋势,生光、复圆期和复圆后呈现下降的趋势;RC/CSo在初亏、食既到食甚期呈下降,生光期以后出现波动式变化;随着复圆
在浙江省富阳市主产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的春建、永昌、胥口、新登、洞桥、万市和湖源的窈口、路西等7乡镇的8个试验点的雷竹林和春建乡的2年生雷竹林中分别对雷竹主要器官Se的富集累积和同一竹鞭系统内立竹间Se的转移累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竹主要器官中,以叶片的Se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1328mg·kg-1(干重),其次是竹笋,平均值为0.0670mg·kg-1(
以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为探针,从3个维度探讨了毛竹光系统Ⅱ(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⑴阴生叶片吸收捕获光能的能力较强,但是有效光合能力较弱;吸收光能进入电子传递效率仅为阳生叶片的74%,光合效能是阳生叶片的51.9%;⑵不同冠层高度叶片,中上层叶片差异不显著,下层叶片QA完全还原所需能量最高是上层叶片的1.54倍,中层叶片光合效能是上层叶片的81.2%,而下层叶片光合效能仅为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经营时间的劈草、施肥、灌水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经营时间对其土壤渗透性能得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劈草、施肥和灌溉时间的毛竹林土壤渗透性变化规律不同。劈草和灌水毛竹林,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施肥毛竹林地中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有升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渗透性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经营措施对土壤非毛
运用样地调查和定点采样的方法,于2007年4月在浙江省安吉县现代毛竹示范园,在相似经营条件约束下,采集高效经营的毛竹材用林、笋用林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变化状况。结果显示:材用毛竹林0-10cm的速效磷含量范围是3.37~5.88mg/kg,10–20cm含量范围是3.94~4.51 mg/kg,笋用毛竹林0–10cm的速效磷含量范围是11.61~24.24 mg/kg,10–20cm含量
为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安吉市选择了不同类型毛竹林,设置了标准样地,采样并进行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密度测定和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水溶性碳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毛竹林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总贮量为71.475t·hm-2,占了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贮量的67.20%,如果再加上枯落物层则占了的67.82%。比较集约经营竹林和粗放经营竹林发现,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层碳贮量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