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芍药新花色品种的花色表型与类黄酮含量分析

来源 :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缤纷的花色来源于花瓣内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芍药色素含量与花朵呈色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3个新花色品种,即Going Bananas(黄色)、Old Rose Dandy(橙红色)以及开放过程中花色由红变黄的变色型品种Pink Hawaiian Coral为材料,利用比色卡(RHCCC)和分光色差仪对其花色表型进行测量,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对花瓣内类黄酮色素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花色表型可以用CIEL*a*b*表色系统中相关数值准确表示,不同花色的明度L*、色相a*、色相b*、彩度C*和色相角h之间差异显著;不同花色的花青素苷总含量和黄酮类色素总含量也有显著差异;花色表型值分别与花青素苷总含量、黄酮类色素总含量和共色素指数存在一定相关性;芍药品种花色由红色到黄色的过渡主要取决于花青素苷含量的差异,但黄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黄酮类色素的积累.
其他文献
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对波斯菊的5个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旨在为波斯菊的资源收集、起源分析、良种培育提供必要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波斯菊栗黄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4m+10sm,卷心黄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6m+8sm,梦之蓝的核型公式为2n=2x=24=8m+14sm+2st,闺蜜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0m+14sm,海蓝之星的核型公式为2n=2x=24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lld.,2n=4x=36).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区,是该地区最早栽培的植物之一,因营养价值的均衡性被称为"超级食物"(Super food).后被广泛地引种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高海拔的山区高原地带试种,而在低海拔地区,特别是滨海地区的亚热带地区还是首次引种种植.本研究通过对7个藜麦品种在厦门地区的3年引种实践,筛选出了5个观赏品种,这些品种在该地区均能完
本研究以肖长尖连蕊茶(Camellia subacutissima Chang)花粉为材料,采用培养基法对其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麦芽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相比,在培养基中加入0.292mol/L的蔗糖或乳糖,花粉萌发率最高.肖长尖连蕊茶花粉在含0.292mol/L蔗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萌发率可达55.60%.低温处理(5~1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能造
以28个观赏海棠种为研究对象,采用X-rite色差仪分别对其上、中上、中、下四个叶位的色彩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生长期不同叶位色彩的动态分布规律以及上位叶叶色聚类状况.①基于L*、C*、h°构建了不同叶位CIELCH色空间三维动态分布图,发现所有种的上位叶色彩最为丰富(L*、C*、h°位点最为分散),中上位叶和中位叶的色彩较之上位叶有所淡化(L*、C*呈持续下降趋势,h°位点呈增大趋势),下位叶的色
采用X-rite色差仪对凡赛尔廷海棠半同胞家系苗期上、中叶位的叶片色彩进行测定,研究半同胞家系内不同叶位的叶片色彩分布特点,对观赏海棠叶色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观叶的优良单株.①基于L*、C*、h°构建了不同叶位CIELCH色空间三维动态分布图,发现上位叶的色彩丰富度最高,在色空间中分布最为分散;中位叶集中于一定狭小的空间.②基于生长初期上位叶色彩参数(L*、C*、h°),构建了叶色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早露地小菊的自然花期,以课题组自育的10个花期较早、花色丰富、能够自然成型的新优株系为母本,采用混合授粉的方式获得杂交F1代.继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选取开花时间、花色、花径、花梗长、瓣型、重瓣性、着花数量、着花整齐度、株高、冠幅、株型、抗倒伏能力共12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从357个F1代植株中筛选出了27个普遍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对27个单株进行分析的结果
黄菖蒲是园林常见的栽培花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性.以黄菖蒲为亲本杂交西伯利亚鸢尾将获得花色更加丰富的后代.以黄菖蒲为亲本,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共完成16个杂交组合,结实率在0~61.54%.杂交亲和性与基因型关系密切.其中系内杂交结实率在33.33%~75%,相比系间杂交更易获得种子,亲缘关系近,更易获得杂交后代.此外同一组正反交结实率差异显著.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芍药属植物9个栽培芍药品种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观察,并对核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为芍药属起源进化、资源利用和育种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粉玉奴莲台和Taff3个中国芍药品种群品种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10=6m+2sm+2st;其余6个杂种芍药品种均为四倍体,核型公式均为2n=4x=20=12m+4smm+4st;9个芍药品种核型均为2A类型.9个芍药
为了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在多头小菊有性杂交亲本选配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49个小菊株系的25个性状进行数值编码和人工测量,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估株系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育种背景相同或相似的株系可以聚为一类,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聚为一类,托桂型株系也可以聚为一类.结合有性杂交育种过程和品种引进背景,本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可较准确地反映株系间的亲缘关系,在进行菊花有性杂交育种时使用聚类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
组间杂交对培育芍药属新优种质具有较大的价值.本实验以19个牡丹亚组间高代杂种为父本与2个不同芍药作母本进行杂交,以单花成苗率(结实率×出苗率)作为评价亲和性的指标,将其结果与优良杂交母本Paeonia lactifloraMartha W.,父本Paeonia×lemoineiiGolden Era及其杂交组合进行对比,进行杂交亲本及杂交组合的筛选,结果如下:①新筛选出8个杂交亲和性高的父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