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中游输沙过程与预测

来源 :2015年土壤物理学进展与水土资源保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条件和下垫面的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青藏高原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泥沙观测数据的缺乏大大限制了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和泥沙运移的调查评估。
其他文献
  The original modified pore-solid fractal model(PSF)needs the parameters of the air entry suction and saturated water content,i.e.,a point(called the calibra
会议
  宇宙射线传感器(CRS)基于近地表空气中快中子动态反演土壤含水量变化,能够提供中尺度土壤水分信息,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植被水分和积雪等因子的影响。
  坡面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坡面拦泥减沙、截流保水、改善坡面立地条件、植被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南方红壤区,研究坡面工程措施
  Thermo-TDR 技术将热脉冲与时域反射技术结合到一起,实现了对土壤的同步同时监测,在土壤水热参数的测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Thermo-TDR 探针一般由三根平行的不锈钢探针组成,
  土壤优先流对生态系统的水文和其他过程有重要影响,我国南方花岗岩物理风化强烈,岩土层深厚,优先流通道发育,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在崩岗侵蚀中起重要作用。
  南方红壤丘陵区降雨丰沛,农药和化肥投入大,由于灌溉水的存在,水文过程复杂。以农田小流域为单元,探讨径流路径及对径流溯源研究是揭示流域水文循环特征和流域农业化学物质的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入渗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2011 年重度火烧迹地作为对照样地,对土壤入渗特
  利用温度示踪法量化河床潜流区的地表-地下水交互是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现有的方法基于一维热量运移的解析解,其适用性建立在河床结构均匀的前提上。
  春小麦-树带-玉米农林复合系统为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农业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在2012 和2013 年利用Trime-IPH 手持式TDR 对36 个样点的剖面水分进行了63 次水分
  针对喀斯特坡面地表径流少、水分去向不明的问题,在典型喀斯特坡面开挖深入表层岩溶带底部的断面,通过对断面以上的坡地(19.6m2)进行考虑雨强(40mm h-1 和120mm h-1)和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