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的治疗效应观察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的治疗效应。方法:将60例趾或指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气通脉片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和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患者不适主诉和趾指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用药3个月后,两组不适主诉均有减轻,趾指动脉血流量均有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流量增加更明显。结论: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其他文献
本文对经多年临床研制的化瘀克塞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以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化瘀克塞方组37例,脑心通对照组33例,化瘀克塞方组总有效率达86.5%,对照组81.8%。研究结果显化瘀克塞方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气虚血瘀证侯要素的调理效果均优于脑心通胶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
为进一步探讨气虚的实质与益气的机理,本文从红细胞免疫角度就黄芪对老年人血红细胞形态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为探讨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作用,运用自拟健脾和胃解郁汤方治疗,选择病例200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100例。研究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痊愈33例,显效32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26例,有效27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1%。
本文试对目前中西医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作一比照归述,以期寻求一条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治疗思路。
本文通过介绍6例老年肿瘤患者接受温和的、整体性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的治疗案例,探索老年肿瘤患者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途径。
本研究将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益气养血温阳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理。实验研究表明:益气养血温阳方可改善便秘。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介入、搭桥术后患者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以益气通阳活血立法组方,治疗冠心病介入、搭桥术后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0%)优于对照组(72. 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本文对中药进行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实验进行总结。采用西医技术和方法,建立衰老动物模型、损伤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脑缺血模型、Aβ灌注模型等实验模型,研究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病理学等方面,探讨中药抗老年痴呆的机理。
本文通过对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医学治疗模式的差异等方面的考察探讨,对当代社会中医发展的进行了思考。
目的:通过研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探讨脑泰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调脂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饲料和免疫刺激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给予脑泰方(NTF)、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1个月,观察家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含量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OX-1)、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