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膝关节骨性强直的手术方法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严重膝关节骨性强直的患者在我院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技巧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18例膝关节骨性强直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6.4岁;均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手术均由我院同一位主刀医师完成手术,术者在术中根据骨性标志、下肢轴线、手术经验先确定关节间隙假想线,再与下肢轴线垂直水平截骨,后行常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即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术后3d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出院前均达到无扶助下行走不少于100步.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脊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与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先行后路手术,在病椎上下相邻正常椎体各置入两枚椎弓根钉,切除后侧肿瘤;术前术后有计划的实施相应的护理。
目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常合并皮肤缺损,本文总结皮肤缺损的对策.方法:男,51岁.24年前因车祸致右小腿远端粉碎性骨折,7天后右小腿骨折处前外侧大片出现破溃、流脓,给予输液、换药治疗.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囊肿形成关节镜下切除囊肿并结合new-simple全内缝合技术缝合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间共收集115例半月板损伤并囊肿形成病例,通过MRI检查:最终关节镜下诊断半月板损伤合并囊肿形成78例,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并囊肿69例,内侧半月板前角损伤并囊肿9例。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肿瘤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05月至2014年05月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椎管肿瘤的患者病例资料29例,进行手术前后情况比较分析。
Objectives The thoracic vertebraes have distinct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lead to many unique lesions, which are less likely to occur on other sections of spine.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Wafer手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2015年共收治6例7侧尺腕撞击综合症患者,男2例,女3例,2例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后,3例无骨折病史但存在外伤诱因,病程平均6.3月,此前均经保守治疗1月以上疼痛症状不能缓解,影响工作及生活.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摄X片及行MRI检查.
目的:观察在超声检查中泌尿系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多数患者因"腰部疼痛、潜血或其他不适"就诊,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必要时可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检查前,患者需适量充盈膀胱,用超声探头对肾、输尿管及膀胱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扫查,为与其他疾病鉴别,必要时扫查周围脏器。
目的:X线平片、CT在诊断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症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方法:初步选定X线平片(颈椎正侧位、张口位)、CT平扫(3D、MPR重建)进行检查.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枢关节不等宽,左侧间隙变窄右侧间隙变宽,颈第3/4椎间隙可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椎间孔内团块、点状影高致密影,呈不规则改变、密度不均匀,并向后突出硬膜囊受压,CT值约为130HU.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液外涂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手术膝关节置换30例,均采用中药四黄液外涂手术侧大腿,小腿。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可扩张通道下钥匙孔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k·radie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颈后路可扩张通道下钥匙孔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2~58岁,平均42.3岁;C4-52例,C5-64例,C6-72例;对治疗前和术后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