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S100A4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pET32a-S100A4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人源S100A4蛋白,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基因合成法合成人源S100A4基因;通过genebank查询人源S100A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优化设计,同时引入Nde Ⅰ和XhoⅠ酶切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100A4,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表达,最后采用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人源S100A4蛋白.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显示,人源S100A4的基因被成功插入pET32a多克隆位点;S100A4的基因片段在pET32a中的插入位点、碱基序列及读码框和终止子的次序完全正确,S100A4的基因序列位于表达载体pET32a的序列下游。经诱导表达和亲和纯化,最终获得了人源S100A4蛋白。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源S100A4蛋白表达载体,表达菌株经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人源S100A4蛋白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全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试点项目有效干预策略,为积极推进我国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模式。方法:收集、分析全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试点工作相关资料,对相关专家、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进行定性访谈,对项目的干预策略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全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在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以建立工作网络和协作机制为前提、以专业职防机构技术支持为基础、以PD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双硫醒液相色谱测定的标准方法。方法:玻璃纤维滤膜采样、甲醇洗脱后,用C18柱进行分离,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承载量>3.45mg/张,洗脱效率97.8%~101.0%,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9%~1.44%,检出限0.1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1mg/m3(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结论:本方法选择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性强。
目的:探讨冶炼作业环境空气有害污染物对暴露人群健康危害的远期影响,为保护冶炼作业人群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在某冶炼厂采用回顾性队列的研究方法,对入该冶炼厂工作十年以上人员确定为队列的调查对象,采用个案逐一登记核对进行调查;同时,收集厂内近6年相关地点空气环境部分重金属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该厂确定符合队列调查对象人员共计820人,截止2011年,该厂已确诊的癌症病人为66人
苯并[a]芘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和环境污染物,其致癌性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尤其是中枢神经毒性,可对职业暴露人群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损伤。本文从苯并[a]芘对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人群研究和多方面机制包括苯并[a]芘在脑内分布、神经细胞损伤,学习记忆相关基因、神经递质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苯并[a]芘对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作用,应给与
现就急性PQ中毒致肺损伤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PQ的理化性质及毒物动力学;2.PQ中毒致肺损伤的机制;3.PQ中毒的治疗方法。总之,PQ作为一种强效除草剂,在全世界应用广泛,具有较强的肺毒性.PQ中毒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其最根本的毒理作用、引起细胞内损伤的关键及进行性的肺纤维化起因及调节因素仍不完全明确。因此,对PQ中毒者应强调早期、全方位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ACR)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ACR工厂职工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接触二手烟、油炸食品、喝绿茶、喝咖啡)及职业相关资料(包括空气ACR浓度、皮肤ACR污染量、接毒年限、戴手套、戴口罩、工作服清洗频率),并分为暴露组与对照组.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和皮肤ACR污染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NSE含
目的:了解国内甲苯(包括二甲苯)职业危害有关文献情况,评析其研究状况。方法: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主,检索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甲苯危害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9-2011年共检索到382篇文献,其来源以《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最多,《职业与健康》、《中国职业医学》、《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等杂志贡献也较大;文献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很广,其中上
目的:本研究建立描述氯乙烯在大鼠和人体内代谢过程的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并将利用计算机模拟的代谢结果与前人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比较,为今后PBPK模型在氯乙烯致癌风险计算中的运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文献中数据构建大鼠和人体的吸入氯乙烯PBPK模型,通过USEPA推荐的暴露相关剂量估算模型(ERDEM),对构建的PBPK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模拟预测了大鼠在1.4~7000ppm氯乙烯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