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在改革发展中应注重细节服务、体现自身的软实力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3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疗养院的细节服务是办院方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加强细节服务的认识,尽快建立细节服务标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全面提升疗养院的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本文借鉴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循证依据,提出了通过激活和发展个体优势来实现有效健康管理的干预策略并进行了初步地实践运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势促进增加了老干部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医护人员建立起了更积极的关系,制定的健康管理月标更容易达成,老干部对疗休养工作的认同度提高,同时疗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更好地激发。
本院从健康体检入手,对诊断出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个人健康信息,以体检及健康状况分析的数据为基础→组织专家做健康评估→安排权威的保健专家、康复专家、中医养生专家等针对体检人员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体检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制定可行的健康处方及健康教育。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阐述了健康体检质量管理PDCA循环机制的长期运行、完整的体检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转加上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从多个方面保证了本院体检质量的长期稳定和持续上升,质量投诉逐年减少,2011年被检者对体检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7.5%。
本文阐述了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以疗养文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导向、凝聚和规范等功能,全时空延伸、多渠道拓展、人性化贴近,软实力支撑了硬实力,文化力催生了保障力,疗养服务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
目前,干部保健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构建预防保健医疗一体化能够进一步增强疗养院的整体实力,扩大疗养院职能的外延,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构建预防保健医疗一体化,需有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防病在前,努力做到保健康复与治疗密不可分,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疗养保健做好坚强的后盾。
本文阐述了实施疾病预替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介绍了病例预替管理的等级规定、实施路径及流程控制。通过实际应用,疾病预警管理对提高恶性肿瘤发现率有积极作用;是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同时,也是健康管理及健康促进的重要一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与需求,2011年7月至8月对番禺区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番禺区居民对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38.89%,90.74%的居民没有接受过健康管理服务,64.81%的居民希望有健康管理服务。根据调查结果,可参照美国的做法,再结合自己的国情,由医疗保险、政府部门和民间及专业组织合作,有效的把健康管理架构建立起来,完善中国的健康保障体系。
本文对1612例男性体检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分析其听力曲线。结果:噪声性听力损失:占总数的8%;老年性听力损失:占总数的13.46%;听力正常:占总数的38.02%。
笔者通过对当前疗养院医学工程科建设现状的了解,提出完善医疗设备科室管理、加快医学工程科的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一、大力加强医学工程科领导的培养,提升科室主任的专业技术水准和学术水平,使其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医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院领导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二、制订和完善规范化的规章制度(适当借鉴大型医院医学工程科的管理模式),推行信息化管理流程,完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三、重视科室人员培养和培训,
本文阐述了疗养院以提升疗养品质为中心,参照社会调查法研究思路,在“以疗员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根据主管医生的不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每批次疗员对疗养期间涉及的各项服务环节的态度和体验。结果表明,疗员对本院提供的疗休养服务总体上呈现满意状态,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较多的完善意见或建议。在收集到疗员的意见或建  议后,质控办和相关部门设计整改方案,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达到服务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