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血中免疫相关物质变化的临床试验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找人体过敏免疫生理病理相关指标变化的四季节律性,探讨季节变化对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影响作用.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四季健康人及过敏性鼻炎病人血清IgE、IL-4含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外周血中EOS%含量. 结果: ①春分时,正常组血清IgE含量(春>秋>夏>冬)显著高于冬季(P<O.01);血清IL-4含量(春>夏>秋>冬)显著高于秋季(P<0.01)和冬季(P<0.01);外周血中EOS%(夏>秋>冬>春)显著低于夏季(P<0.01)、秋季(P<0.01)和冬季(P<0.01). ②春分时,疾病组血清IgE含量(冬>秋>春>夏)显著低于秋季(P<0.05)和冬季(P<0.01);血清IL-4含量(春>夏>秋>冬)显著高于秋季(P<0.01)和冬季(P<0,01);外周血EOS%(春>夏>秋>冬)与夏季、秋季、冬季三季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③与同季正常组相较,血清IgE含量冬季显著升高(P<0.01);血清IL-4含量夏秋季节显著降低(P<0.01),春季显著降低(P<0.05),冬季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EOS%含量四季均显著升高(P<0.01). 结论: ①人体过敏免疫应答可能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 ②血清IL-4及外周血EOS%可能与春季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有关,而血清IgE可能与冬季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有关,这些为解释过敏性鼻炎的冬春易感性提供了一定的临床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决银颗粒进行药效学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C57小鼠)考察决银颗粒对鳞片表皮角质层的影响.(2)采用小鼠阴道上皮模型(昆明小鼠)考察决银颗粒对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结果:(1)对鳞片表皮角质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决银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青黛组均与空白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血清IL-2的实验结果表明,决银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与空白组
会议
本文探讨了龙胆泻肝汤的源流出处以及方名释义和立法依据,并对方剂组成与方义分析;阐述了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病证,并列举了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病证及性病典型病例应用。
会议
王维德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参以祖传秘方,编纂成《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贡献家传秘方甚多,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本文通过《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对中医外科相关疾病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会议
目的:揭示中药方剂防治湿疹(湿疮)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四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收录的湿疹(湿疮)外治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筛选出的湿疹(湿疮)外治方剂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湿疹(湿疮)外治方剂51个,涉及中药148味;湿疹(湿疮)外治方剂中出现频次≥8药物16个,支持度≥8药物组合22条,关联规则(支持度≥
会议
目的:探讨加味散结座疮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米诺环素胶囊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对患者使用加味散结痤疮丸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
会议
抗菌肽LL-37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cathelicidin家族成员,在先天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皮肤病中发病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LL-37的功能、LL-37与常见皮肤病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会议
目的:研究温补肾阳中药主要组分是否具有促类固醇激素样作用.方法:以Y1小鼠肾上腺皮质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0.2μ M~640μM淫羊藿苷、仙茅苷、金丝桃苷、松果菊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补骨脂素和耐斯糖干预Y1细胞O~72hr,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qPCR检测细胞皮质酮合成酶基因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皮质酮水平.结果:Y1细胞铺板0~72hr内,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治疗72hr后,
目的:探讨经前焦虑性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中医症状及肝失疏泄证候分布特点、相关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变化,丰富其中医证候分型内涵.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对3541名18~45岁女性门诊患者进行面访调查,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筛查PMDD患者,检测其血清8种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含量.对PMDD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以
心理应激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这个复杂的整体学科时,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和中医理论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有着较高的趋同性,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方向.中医七情学说理论丰富、自成一体,引进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对其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可充分发挥中医心理学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新兴学科的心里应激理论学与我国古老的中医七情学说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点,都是把人体作为一个
目的:为解决传统四诊合参对于患者主观感受为主诉的病证难以采集全面辩证信息的问题,进行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证辩证规范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和中医理论建立合适的"信息采集医生用表"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修订.结果:情绪维度、躯体症状维度、机体状态维度载荷系数分别为0.715、0.574、0.904,"信息采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