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走出去”的根本

来源 :韬奋基金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bup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出版行业“走出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走出去.20世纪80年代,大家出去考察、培训、学习,那时候主要是“人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第二阶段是“产品走出去”.20世纪90年代是版权走出去,如今,版权贸易逆差正在逐渐缩小,基本相当.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为例,输出版权300种、引进版权300种.虽然品种上贸易顺逆差基本平衡,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还面临着比较大的贸易逆差.另外,目前的“产品走出去”多以本版书和少量的英文书为主.中国出版面向国际市场,主要面向在海外的数千万华人市场.
其他文献
作者简要介绍了诺优能品牌的理念和愿景,作为一个婴幼儿奶粉品牌,也在探索如何将品牌的理念和愿景通过自然教育进行传播和普及.国内首个儿童自然力乐园应运而生.作者讲述了儿童自然力乐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展示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果,分析了该项目的运营模式,为自然教育与城市公园的融合提供了样板,为城市的园林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跨界无处不在!在动物保护领域跨界合作也有很多例子.在中国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正在进行的长江江豚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江江豚是长江中仅存的淡水水生哺乳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数量仅存1012头,岌岌可危.中国社会各界联手保护长江江豚,跨界合作,形成“社会化参与长江江豚拯救”的新热潮.科学家研究得出最主要的致危因子,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把“捕鱼人”转型为“护鱼护豚员”开展有效的
本文讲述了作者以一名城市规划师的身份发起建立藏地第一座森林学校的心路历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保留和延续传统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来建造一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学校,并使之成为一座连接城市和乡村以及各种不同人群的桥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鸟类面临生物多样性危机.中国观鸟爱好者也参与到鸟类的科学调查及保护中,观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观鸟数据对鸟类发展的影响”为主题,介绍了公民科学活动与鸟类信息的关系、观鸟数据的重要性、分布特点及应用,并提出鸟类保护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措施,以及预测了鸟类的发展趋势.
博物自然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情怀,也不仅仅是一种爱好,应从身边开始并最终落到实处.如何将博物自然教育落到实处是当前需要思考并展开讨论的一个话题.本文就植物及植物的自然观察方面内容进行简单讨论分享,探索如何将博物自然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人在探索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当中的乐趣.
鸟与人用一个好奇的眼神减少了彼此的陌生,鸟类的一举一动书写着大自然的宁静,而观鸟者,喜欢却不逾矩,守护着飞翔的自由,用爱和美望向那片蔚蓝.观鸟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并且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想象;观鸟是自然观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路径.同时,观鸟又是一项人数众多的带有科学意义的休闲活动.在观察鸟类的时候,通过观测数据、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鸟类的数量、种类和分布,通过观鸟者的信息和资料录入
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保护是促使大家共同去探讨自然教育这一话题的原因之一.教育作为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推广、普及公民科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通过大理鹤庆西草海湿地、洱海两个公民科学志愿者实践的实例对公民科学教育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公民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由韬奋基金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十分必要.论坛的主题抓得好、抓得准、抓住了未来出版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才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面对新形势,举办出版人才论坛,不仅十分紧迫,而且十分重要.
本次论坛的举办,是新闻出版总署和韬奋基金会、出版行业全面贯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论坛的举办,对加强新闻出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国出版事业改革和大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出版活动说到底就是人类智慧的大规模复制,只有智慧的从业者才有能力选择和加工智慧信息,因而出版产业极大地依赖于出版人才.出版是轻资产产业.在出版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出版物的总价值中转移价值部分,主要来源于纸张,而剩余价值部分则主要来自智力劳动,可以说是人才带来了出版的价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