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共轭路易斯碱实现高效稳定纯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来源 :第七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锡钙钛矿材料由于无铅和较宽的吸收光谱,极有希望成为下一代钙钛矿太阳电池。但是,纯锡钙钛矿薄膜的结晶速率通常比铅基钙钛矿薄膜的结晶速率快,造成纯锡钙钛矿薄膜中大量“针孔”和随机取向的无规则晶粒,导致较低的效率。
其他文献
会议
我们利用CsPbI3 钙钛矿量子点(PQDs)强吸收、高电荷迁移率和高介电常数等优点,首次制备了PQDs 杂化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加入PQDs 后,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同时得到提高;基于PTB7-Th:FOIC 的OSC光电转换效率从11.6%提高到13.2%,基于PM6:Y6的OSC光电转换效率从15.4%提高到16.6%.
DRCN5T 低聚噻吩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可调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能,高的稳定性和易合成等特点,并且拥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本文用Cl 取代DRCN5T 得到了DRCN5T2Cl,并且通过理论计算LUMO/HOMO 能量和能隙、开路电压、偶极矩和激子结合能,发现DRCN5T2Cl 比DRCN5T 具有更低的HOMO 能级,更大的带隙,更高的开路电压,更小的偶极矩和激子结合能,因此DRCN5T2Cl
以提高有机太阳电池效率为目的,围绕其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致力于通过新的分子设计策略和引入新的结构单元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给(D)/受(A)体材料,制备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 提出A–DAD–A分子设计策略,将缺电子单元(A)引入受体的稠环中心核(ACS AMI 2017,9,31985-31992),合成了BZIC,开启了高性能Y系列非富勒烯受体的研发。自2018年以来,与合作者一起多次创造单
有机太阳电池可通过调节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子结构满足不同方面的功能需求,且最终产品可实现便携式、多样化应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有机光活性材料的设计与匹配对于有机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机太阳电池在放大生产过程中将会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当器件增大到1 cm2时,由于光活性层的不均匀以及缺陷造成的额外损失将会决定电池器件的整体性能。
有机光伏电池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近年来,得益于新型光伏材料的发展,有机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取得了快速的提高,目前已经超过18%,展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Solution processed halide perovskite quantum dots(PQDs)are in great potential as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light emitting and solar cell technologies,which is attribute to their unique optoelectronic pr
PbSe 量子点(QDs)因其强激子限制效应、带隙连续可调、溶液可控合成,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光伏材料.[1,2]量子点不仅可用于带隙位于1.3-1.4 eV 的单节太阳能电池制备,还可应用于红外太阳能电池中收集易穿透传统电池吸光层的低能光子(<1.1 eV).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中应用最多的材料是硫化铅(PbS)胶体量子点,其认证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高达12.5%[1].然而,缺陷控制是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和核心.此外,众多研究证实PbS 量子点表面{100}暴露晶面是表面缺陷主要来源之一[2].当前,大部分的研究人员也主要集中于PbS 量子点的表面钝化和发展新的配体交换方案,以达到消除表面缺陷的目的,这就好比是“治疗先天缺陷”.
电子传输层(ETL)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迁移率和电子陷阱状态等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常规高温制备的TiO2 ETL 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器件柔性化,而低温制备的TiO2(L-TiO2)由于具有更多的缺陷态,其电学性能往往不佳,不利于器件的电子传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