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体内表面Mo2C涂层改性制备C/C-Cu复合材料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熔盐法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在低密度C/C复合坯体内部表面制备Mo2C层,以改善C/C-Cu复合材料制备中铜与炭的润湿性.制备的Mo2C层均匀、完整的覆盖了坯体内部孔隙的表面,厚度为0.5~1μΩm,与碳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结合.Mo2C层的形成使不润湿的铜/碳界面转换成了C/Mo2C界面与可润湿的Cu/Mo2C界面,因而熔融铜可自发的渗入并充分填充经改性的坯体内的孔隙.C/C-Cu复合材料中铜相以联通的网络状结构存在,且铜与Mo2C层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热导率分别为217.8MPa,148.9W·m-1K-1.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垂直和平行炭布方向的电阻率分别为0.0592μ赘·m和0.189μ赘·m.
其他文献
碳酸二苯酯(DPC)无毒、无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化工产品,尤其是作为非光气合成聚碳酸酯的重要原料。苯酚和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合成DPC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非光气绿色
  以Ni(NO3)2为Ni源,采用液相浸渍法将Ni2+吸附到氧化石墨层间,然后通过H2气氛下热还原制备出纳米Ni/还原氧化石墨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
会议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成功在C/C复合材料上面制备了厚度为1.2mm与基体结合良好的较致密的W涂层的试样.氧乙炔焰烧蚀结果表明,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均随时间增加而
学位
  以竹炭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竹炭复合材料,用XRD、SEM、EDX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就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在高含水率下对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回收性能,我们以道康宁184为试剂,通过气相沉积工艺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制备疏水涂层,并表征其结构,评价其疏水和吸附
会议
生物质能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是唯一可存储、运输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化学组成上与化石能源有较高的相似性,其开发利用不仅可使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环境保护同样具有
  PAN基碳纤维的拉伸模量随石墨化处理的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牵伸比的增加而提高,而其拉伸强度随牵伸比的增加而下降。本文通过分析石墨化处理过程中碳纤维微观结构参数石墨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之一,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难愈性等特点,在其发生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相关基因参与。CXCL10属于CXC趋化因子超家族的
  聚丙烯腈(PAN)纤维在稳定化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腈基之间的交联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用凝胶分数和热机械分析验证了由于腈基结合产生的-N-N-交联键的存在,以及通过DSC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