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对骨科创伤性截瘫患者术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创伤性截瘫患者术后的影响,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一病房住院的创伤性截瘫患者42例,其中2014年度创伤性截瘫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15年度创伤性截瘫患者22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学会关心理解患者,鼓励其增强康复的信心,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引起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其他文献
Study Design.Aretrospectivestudy.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icacyandsafetyofperioperativehalo-gravitytractionasanadjunct toposteriorvertebralcolumnresection(PVCR)inthetreatmento
目的:通过对不同水平脊髓损伤后盆底肌肉纤维类型的分析,探索脊髓损伤后盆底肌肉张力异常,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SD雌性成年大鼠30只,随机分为骶髓上脊髓损伤组(suprasacralcordinjury,SS)、骶髓下脊髓损伤组(spinalcordinjuryatorbelowthesacrallevel,SC)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采用脊髓离断法
会议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60岁以上高龄患者择期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98例,全髋61例,双极双动股骨头37例,男57例,女41例,平均69.8岁.从术后开始,每天8:00和20:00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定术后患者是否发生POCD.除外术前抑郁症等精神病史及脑血栓等颅脑疾病史,并除
目的:探讨院前整体评估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8例。纳入标准:年龄在80岁以下,初次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既往有三种及三种以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膝关节翻修术,合并中重度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严重消化道疾病等其它复杂疾病的患者。
BACKGROUND CONTEXT:Osteomyelitisofthecervicalspineisararedisease,representing only3%-6%ofvertebralosteomyelitis.Incontrastwithotherlocationsofspinalinfections, osteomyelitisof
目的:评价采用后路闭合复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技术植入S1螺钉固定后环,联合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前环的手术方法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骨Ⅰ区、Ⅱ区骨折的TileC型骨盆骨折病例,采用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后路闭合复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技术固定,采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
目的分析术前胫骨结节牵引后半截石位下PFNA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5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牵引后在半截石位下行PFNA固定骨折,随访6-19个月.统计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髋关节功能及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3±5.6分钟,平均透视次数6±0.8次,3例发生髋内翻,2例发生下肢短缩,截止末次随访无再手术病例,髋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如何在非牵引床的条件下将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做好、通过掌握闭合穿钉的技巧结合手法复位可快速而精确的将PFNA内固定术做好。[方法]总结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在非骨科牵弓丨可透视床上采用手法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这一思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40~84岁。致伤原因:跌伤112例,交通事故8例;均为单侧闭合性损伤,左76例,右44例。
目的:本文探讨使用同种异体腓骨治疗儿童干骺端良性肿瘤,术后通过随访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异体腓骨植入生长情况以及患者肢体功能,得出该术式在治疗儿童干骺端良性骨肿瘤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使用同种异体腓骨治疗儿童干骺端良性肿瘤患者6例,年龄6岁至13岁,3男3女,肱骨近端4例,胫骨近端2例。其中就诊时发生病理骨折2例,最终病理确诊为骨囊肿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优缺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至2014年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复位内固定患儿56例,Milch2型54例,Milch1型2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尺骨鹰嘴旁开2cm,2/3位于鹰嘴近端,1/3位于鹰嘴远端,长约4cm,在肱桡肌与肱三头肌之间进入,而后与肱三头肌与肱骨外髁后方之间做锐性分离,切开部分肘肌及关节囊,显露关节腔,清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