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半机械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食管良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ini7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食管胃半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以及环形吻合器吻合在预防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作用。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34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了外科切除治疗,其中171例采用了食管胃半机械吻合(半机械组:食管胃水平“C”形手工吻合+食管后壁胃后壁垂直“Λ”形线性切割缝合器吻合),101例采用了传统手工吻合方法(手工组),而68例采用了环形吻合器吻合(吻合器组)。对各组的手术并发症与死亡率、术后3个月随访时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食管钡餐造影下吻合口最大直径0.8cm定义为吻合口狭窄。资料处理:三组患者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吻合口直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胃食管反流积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以P值<0.05为显著性水准,所有统计检验由SPSS 12.0完成。结果:三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类似,手工组有1例患者术后因心肌梗塞死亡。24例患者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7.5%),但三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2=5.201,P=0.071)。全组术后随访率94.4%,术后三个月观察,半机械组患者吻合口直径为1.6±0.4cm,手工组吻合口直径为1.1±03cm,而在吻合器组吻合口直径为1.0±0.4cm(2=98.921,P=0.000)。三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0%,11.46%和20.9%(X2=19.459,P=0.000),且半机械组的吻合口狭窄原因为垂直切缘重新愈合,经单次扩张甚至内窥镜即可轻易将其撑开而解决狭窄问题。另外,三组间胃食管反流积分半机械组较低(x2=7.054,P=0.029)。结论:食管胃半机械吻合可以降低胃食管吻合术后狭窄及胃食管返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不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阐述了煤矿井下运输装、运、卸料、返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运输环节细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制定—套严格的运输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目的:提高对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的正确认识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发诊治过程,延迟拔胃管,持续胃肠减压,积极肠内肠外营养,控制感染可提高治愈率。结果:11例
  总结2例食管憩室合并食管裂孔疝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手术的适应赶能力。增强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手术后病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2009年间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食
2010年,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筹建,2013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实验室立足山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作为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期刊
  随着医学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胸外科手术适应症明显较前扩大,围手术期管理的难度也明显增加。其中常见问题之一是低蛋白血症。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是否补充人血白蛋白一直
电控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eMBR)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引人电极反应、电场效应,将膜分离技术、微生物降解以及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提升出水水质、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危象病例的临床经验与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甲亢危象与甲减象危各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术前均有甲状腺疾病。(2)2
会议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丹东口岸地区1994-1995年霍乱流行情况作了调查。两年共发病1861例,发病率分别为37.43/10万。41.42/10万。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工人高于其他人群
  本文介绍了结肠代食管术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的分类,与胃代食管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的比较,术后手术死亡率分析和几种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