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HIV感染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

来源 :第6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了解HIV感染合并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及不同细胞免疫状态下尖锐湿疣的复发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院就诊的HIV感染者中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CA发病部位、复发情况及其与免疫低下的关系、合并性病感染情况等.结果 在894例HIV/AIDS中发现合并尖锐湿疣者123例,男女之比为16.57∶1(116∶7),平均年龄27.9(20~57)岁,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30岁(占59.35%),合并感染者中未婚率高达79.67%,经同性性行为感染HIV率为74.80%(92/123),经同性性行为感染尖锐湿疣率为81.30%(100/123),CD4为0~50个/uL时,CA复发率最高(66.66%),平均复发次数也最多(4.8次),随CD4升高,CA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呈下降趋势.同时合并第三种性病者中合并梅毒29.27%(36/123),合并淋病7.32%(9/123).结论 HIV/AIDS中合并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为13.76%,发病人群以性活跃的男性为主,HIV和CA的主要感染方式均是同性性行为,CD4越低,CA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越高,提示全身细胞免疫状态对CA的转归有明显影响,在CA的治疗中要考虑增强免疫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50例手术室外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消化内镜治疗室50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的消化内镜下治疗病人进行麻醉,这50例病人分别要进行贲门失弛缓经口胃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食管粘膜下肿物行胃镜下食管胃粘膜下肿物剥切术(ESD),早期食管粘膜病变行胃镜下粘膜切术术(EMR),食管异物胃镜下取出术和支架置入术。
目的 总结我科500例单人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方祛 回顾性分析我科500例单人结肠镜检查前首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有无禁忌症,并于检查前向患者或家属落实告知制度并签好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并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其恐惧导致的不良反应;再交代患者检查前1-2日进食无渣流质饮食,检查前1晚口服果导片200mg,检查当日再进行结肠治疗机高位清洁灌肠。
会议
目的 分析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检出率、分型特点及其与合并胆胰疾病的关系,探讨内镜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8例60~88岁老年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病例均在电子胃镜下行异物取出术.结果 60~65岁年龄段有19例(67.8%)为食管异物好发病年龄;异物滞留部位主要在食道上段,有15例(53.6%);治疗经普通胃镜下取出异物11例(39.3%),经无痛胃镜下取出异物15例(53.6%);呕
会议
目的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在客家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居住于永定土楼(承启楼)使用客家方言的居民采用反流症状中文问卷(Chinese GerdQ,CGQ)及SF-36量表进行调查并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203名受访者中,GERD阳性症状者共26例,检出率12.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会议
目的 探讨多环连发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采用无痛胃镜下多环连发EVL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止血率,再出血率、近期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并发症.结果 止血成功率94.6% (35/37),近期再出血率:5.4%(2/37)近期止血成功率100%.37例无发生严重的术中、术后
选取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胃镜检查证实残胃病变并做HP检查的285例患者.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285例患者中男216例,女69例;年龄30-93岁,平均65.6岁.胃BillrothⅠ式96例,Billroth Ⅱ式189例.2、HP诊断方法: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前先行碳14呼气试验检测,阳性者认为有HP感染.
会议
方法 分别用反流中文问卷(Chinese GerdQ,CGQ)和GerdQ对居住于莆仙方言居民行GERD症状调查,CGQ及GerdQ总得分分别等于或大于12分及8分判为阳性.结果 1.回收有效的两种问卷各221份,男女性别比为1.07:1,CGQ及GerdQ的GERD阳性率分别为24.43%和9.5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GerdQ问卷筛查得到的GERD阳性率男女分别为12.
目的:目前普遍认为宿主对肠道菌群的过度免疫反应是IBD发病的轴心机制.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则必须维持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及免疫反应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这三者之间任一环节异常均有可能导致肠道炎症.本文章研究目的包括:1)5ASA对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的影响;2)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与免疫因子的相关性.
Chronic infection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cause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reviously, we screened 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B (ALDOB) as a candidate bin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