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应用.方法 临床应用胫前动脉裸上皮支皮瓣修复26 例足部皮肤缺损.全部为带蒂皮瓣切取的面积最大为17cmx12cm,最小为10cmx5cm.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胫前动脉踝上皮支发出点.此点位于踝间连线近端[(3.5 土0.6)cm,x 土s,下同]踝处.轴心点:为关键点与胫骨内踝后缘的连线.在此连线两侧设计皮瓣.切取范围:上界可达胫骨中上1/3 交界处,下界达内踝上缘,外侧可达排骨前缘,但最好不超过胫骨前缘外侧2-3cm,以利于用小腿外侧皮肤覆盖胫骨前缘.后侧界位于内踝后缘与胫骨内踝的连线.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reverse genetic system,RGS)就是获得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后,借助于载体构建病毒的全长cDNA分子克隆,同时将RNA聚合酶的启动子元件导入到此分子克隆中,经体外转录
  目的:观察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效果.方法:临床上对12例骶尾部褥疮采用臀上肌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褥疮面积最大15cm×30cm,最小5cm×8cm,皮瓣最大面积
学位
  目的 探讨球囊撑开纳米人工骨注入微创跟骨增高的技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平足患者62例124足,女42例,男20例;年龄18~52岁,平均28.5岁;身高145~165 cm,平均154.1 cm.所有患者
学位
学位
  目的 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16侧成人新鲜小腿,其中14侧小腿在胫前动脉起始部插管灌注红色乳胶,在放大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观察踝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1~82岁,平均33岁;烧(创)伤引起的足跟深度创面8例;冻伤1例;慢性溃疡6例.创面均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