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天然药物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蒙药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来源 :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的蒙药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扶持,科研机构和学者的努力,蒙药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皆取得较大成果,蒙药质量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提高”的良好发展趋势。一方面,质量标准的提高,依赖于蒙药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质量标准的提高可进一步促进蒙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实现蒙药的现代化。因此,深入蒙药基础研究,以“整体质量控制”为发展趋势,取国内外天然药物质量评价体系之精华,充分运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通过丰富质量标准中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等项目,特别是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重金属及其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与药品安全性直接相关的内容,提高蒙药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为准确鉴别藏药独一味及其混伪品,该研究应用ITS2条形码对43份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MMer注释方法去除两端5.8S和28S区段,用软件MEGA5.0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并基于K2P模型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J树对序
目的:综述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现有中药民族药材的干燥研究多为经验知识的总结,关于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特性与影响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未见报道,缺乏了解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的基本过程与特性,未建立中药民族药材干燥机制理论以及适合不同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的了解仍来停留在直观描述和猜测等感性认识阶段,在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50 mm),流动相为水-甲醇不同比例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尿苷在2.214 ~ 22.14μg·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半夏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联合苯酚浓硫酸法,分别测定半夏药材中总糖和单糖的含量,二者之差就是多糖的含量.结果:苯酚浓硫酸法与3,5-二硝基水杨酸法线性方程分别为Y=43.8788X+ 0.0114(r=0.9993),Y=6.3528X-0.1032(r=0.9991),葡萄糖浓度分别在0.00416-0.02912 mg/mL,0.0214-0.19
目的:初步研究藏药翼首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UFLC、 HPLC、 TLC等方法,研究翼首草中主要化学成分马钱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及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采用UFLC法对翼首草中马钱苷、獐牙菜苷、吴莱萸苷、大花双参苷A、绿原酸等5个化学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马钱苷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段,在肠道菌群代谢作用下
藏药是我国医药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原特有的植物生态等广受关注.藏药是藏医用于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现行的《藏药部颁标准》,绝大多数都只有性状和显微鉴别,欠缺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等一般检查项目缺乏;更没有药材的成分含量测定等,严重影响到藏药质量控制.本课题组结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全面完成了藏药工布乌头、黄堇、青藏龙胆、秦艽花、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藏药"渣驯"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渣驯的挥发性成分,用石油醚提取渣驯的脂溶性成分,用GC-MS方法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从渣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2种,占总量的46.37%;从渣驯脂溶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6种,占总量的93.05%.结论:首次对渣驯进行了物质基础研究,为进
目的:分析并鉴定胆木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以HPLC-DAD-ESI/IT/MSn为工具,通过对图谱中紫外吸收、色谱峰保留时间以及离子碎片信息的对比与解析,确定胆木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胆木注射液中鉴定了25个化合物.结论:胆木注射液中成分较多,主要含有生物碱苷类,其次还含有酚酸(苷)类以及环烯醚萜类化舍物.
目的:对藏药"渣驯"进行物质组成研究,为阐释其来源提供依据,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26种矿物元素,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结晶物相,参照GB/T 14610-2008测定钙的含量,参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测定有机质含量,参照GB/T11957-2001测定腐殖酸含量,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黄腐酸含量,对渣驯中有机质进行AMS
目的:研究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抗炎活性的关系,为揭示砂仁挥发油抗炎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GC-MS建立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指纹图谱,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确定了其中1 3个色谱峰为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7批砂仁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13个共有峰与抗炎活性均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