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移情批评与教化移人论的关联

来源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对中国传统移情理论的研究,往往以西方近代立普斯等"移情说"为参照,判断中国古代文艺领域中,何种现象可称之为"移情",哪些理论可归于"移情"说.这无疑加深了后人对中国古代审美现象与理论的认识,然而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中国古代文化中本有的"移情"批评的遮蔽.中国古代文艺移情批评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与特定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政教思想文化层面存在浓厚的外物移易人情性的观念,具体包括习俗移人或移性、言论移人、功利移人、声色移情、教化移情等多方面,文艺“移情”观念与之有密切的关联。
其他文献
薛忆沩最新的长篇小说《一个影子的告别》的人物与情节的设置独具匠心,小说通过主人公X、X的父母、老师、哥哥、妹妹、同学、恋人、朋友等不同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
会议
  本文将试图以贾平凹《怀念狼》、葛亮《谜鸦》和阿来《空山》和三部作品中描述的动物与自然为对象,藉此观察作家们如何以实际或意象化的动物为中介,表述他们对中
会议
  概述了上海文学的地位及作用,上海文学为中国文学描写都市提供了话语经验,为中国思想认识都市文明提供了材料和方案,并为中国文学的多样性样态提供了南方可能。同
会议
The outbreak of war against Japan in July of 1937 placed a substantial nationalist burden on vernacular fiction in the country.Almost immediately, powe
会议
运动事件给人们提供了良好探索语言认知、句法以及语用等方面的视角;此次对于汉语口语、书面语所采取的编码策略的考察巩固并延伸前者对汉语和跨语言运动事件的研究
会议
1970年代以来,以中日恢复邦交为契机展开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中,侧重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传统友谊的目的出发来解读历史上的中日关系.这类叙述不能简单
会议
随着中国的国际互动日益频繁、各种交流越来越多、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翻译业务量日益增大、翻译队伍不断扩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工作强度大、新增人员
会议
虽然,文坛并不为一些新生代、晚生代作家所把持,文学主潮也并非颓废主义文学思潮为盟主。相反,颓而淫的文学作品不断受到文坛上正义作家的抨击、读者的批评。但颓废主
会议
反讽是托马斯·曼一以贯之的文学—政治姿态.托马斯·曼早年作为保守主义者时,在精神与生命的对待性关系中措置其反讽概念.此时的反讽是主观的、爱欲的反讽.本文试
会议
文艺学不是理论,它属于精神领域中的“思的事情”。就像作家史铁生所说:理论要走向简单,文学却要去接近复杂。对复杂性的接纳恰恰正是哲学的特点。这在柏拉图笔下的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