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康复专科护理干预研究

来源 :第八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8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护理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均进行CB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Berg评分和跌倒碰撞发生率调查. 结果:实验护理干预组CB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Berg评分和跌倒碰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 结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外,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干预也显得尤为重要,能明显改善患者忽略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平衡能力、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积极性,为全面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其他文献
吞咽过程中,舌骨上肌群对舌骨-喉复合体向前向上运动起重要作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其舌骨-喉复合体向前向上运动幅度下降.舌骨上肌群受双侧半球运动皮质的直接支配,正常情况下,双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处于竞争性抑制平衡状态.在近年的大量研究中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Ⅳ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可改
目的:观察呼吸的神经生理促进疗法结合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卒中后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和呼吸的神经生理促进疗法进行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B超测量Δm(平静呼气末与平静吸气末的膈肌移动度),ΔM(用力呼气末与用力吸气末的膈肌移动度)、第1秒用
目的:观察在社区康复训练中运用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普通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并用足印步态分析比较两组训练前后步行能力康复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均获一定疗效.实验组FAC评分为3.37±
目的:探讨关节功能障碍在冲击波治疗扳机指中的作用.方法:按先后次序将前10例扳机指患者作为对照组作常规冲击波治疗,后10例扳机指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关节松动治疗.两组按掌指关节处压痛点进行VAS评分.结果:从5次冲击波治疗后VAS评分分析,治疗组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t=-2.4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扳机指存在关节活动障碍的问题,治疗时应该予对关
目的:脑卒中康复病人偏瘫后长期卧床、负重减少,易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肌力差,平衡功能障碍,易跌倒也是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探讨脑卒中康复病人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康复病人进行康复运动、给予合理科学的饮食营养、指导预防性补钙用药等护理干预.对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脑卒中康复病人进行骨痛护理,预防跌倒的护理.结果:脑卒中康复病人无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结论:骨质疏松的预防很重要,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5个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血流频谱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目的:通过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听障儿童听觉意识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使用MAIS对112名听障儿童的术前听觉意识分别在信心分、警觉分、意义分和总分进行统计,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信心分所反映的接纳性与术后6个月听觉能力水平相关不显著(P>0.05),
目的:观察康复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5年198例接受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2例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10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急性期卧床及正确卧位姿势训练、上下床转移训练、心理护理、腰椎牵引护理、腰围护理、腰背肌功能锻炼、脊柱保健操文体康复及出院健康指导等康复专科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激光磁场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性肩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性肩痛患者58例,随机分对照组30例,激光磁场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超短波、针灸等;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激光磁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磁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所致下颌运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32例脑卒中后下颌运动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肌内效贴扎术.治疗前后均进行下颌静止状态控制能力、下颌向上运动、咬肌肌力和齿间距的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颌静止状态控制能力、下颌向上运动和齿间距与治疗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