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素质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2006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调查分析全省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这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另一方面阐明进一步优化农民素质的发展对策:主要是加强文化教育、科技培训、科学普及、科技惠农,积极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高校智力支农支教,倡导创建文明新风等。认为通过落实这些对策,可以加速提高农民和农村的整体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军,稳步推进全省新农村的建设。
其他文献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是破解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探索建立和完善武汉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和今后都市农业发展
推进农业生产合作,迫切需要这样一种联合组织,一方面依靠其健全的体系,深入开展农业生产合作,一方面通过直接服务或者通过组织农民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满足多样化的农民合
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简称ISO 26000》.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ISO 26000有助于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业结构
当前,各地正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既要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又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本文从分析娄底市农
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提出要明晰产权主体,制定法规,进行地价评估;要搞好新村规划,严格保护耕地,做到节约与集约用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湖南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指导思想、重要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助推新农村建设之路的对策与措施。
本文阐述了新型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总结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成就;提出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建议。
本文阐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了湖北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情况,总结了湖北农村信息化的5种模式,即:服务站+信息员模式、农业大户+互联网+农户模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惠斯登电桥是一种平衡电桥,有滑线式、箱式,也可用电阻箱、检流计组合而成.箱式惠斯登电桥体积小,操作方便快捷,测量中值电阻有较高的准确度.本文对平衡电桥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制约阜阳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尤其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这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培训力度以及采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