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小球藻胞外多聚物的TEM制样方法及CuO纳米颗粒在胞外多聚物中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来源 :201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胞外多聚物是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这些大分子物质的一些功能基团可通过与重金属离子络合或螯合等方式吸附重金属离子,起到吸附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作用.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水环境中的纳米颗粒也成为新的污染成分.水体中的纳米颗粒与单胞藻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单胞藻的胞外多聚物在吸附纳米颗粒以及在纳米颗粒进入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尚不十分清楚.电镜观察、是解决上述疑问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建立一种能够保存单胞藻胞外多聚物结构的电镜制样方法,是观察研究藻细胞胞外多聚物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的必要前提. 作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原本50 nm左右的Cu0颗粒、能够以5 nm左右的微小晶粒进入铜绿微囊藻。同样,50 nm左右的Cu0颗粒、可以转变成2nm左右的Cu0微晶进入小球藻细胞。提示单胞藻的胞外多聚物在上述Cu0结构变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小球藻胞外多聚物电镜成像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发现Cu0纳米颗粒在小球藻的胞外多聚物这一空间带中随存在部位不同、其形态结构也不相同:在被胞外多聚物吸附的初始阶段、Cu0没有发生结构改变,而附着在细胞壁上的Cu0则转变成了由一些2 nm的微晶颗粒组成的多晶纳米CuO。Cu0的这一结构变化过程,表明小球藻细胞的胞外多聚物可以改变其吸附的纳米Cu0的结构、从而使Cu0更易于进入小球藻细胞。这一观察结果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了解Cu0纳米颗粒对单胞藻的毒性作用机制。 钌红染色法是一种保存细胞胞外多糖的透射电镜制样方法。但这种制样方法步骤繁琐,制样周期长,所需试剂价格昂贵。相比钌红染色法,本实验建立的制样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试剂及特殊的制样设备,能够满足相关研究对藻细胞胞外多聚物的电镜观察要求。是一种能够有效显示单胞藻胞外多聚物的快速电镜制样方法。
其他文献
  The emergence of a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PI) reflects the central rol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urrent society and information theory
会议
会议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已经成了国人的共识。遥感科学,当这个名词在许多百姓面前还懵然不知为何物时,有一个人就已经在国际遥感学科的前沿阵地上冲锋陷阵、捷报频传了。 Rejuve
四氯化硅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发烟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极易于潮解,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发生水解,而产生氯化氢,从而形成雾状气体,具有强腐蚀性与毒性,难以大规模储藏和运
在日常的科学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各种不同粒径的粒子.例如,光子晶体、纳米颜料、生物靶向药物输运等都需要大小不等的粒子来进行.而合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树脂球、蛋白质球以及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护患关系在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增强的同时,悄然发出了变化,并朝着日趋紧张的趋势发展.究其原因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患者在
本文对助产士职业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护理风险分析,论述和说明了降低助产士护理风险的解决办法,提出了助产士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并对助产士护理风险及其管理谈了个人的体会.
一句玩笑,让我从城市进了山沟,但我并没闹情绪。现在回过头看,这真学到不少东西。 36岁学英语,并不为迟。 在美国的两年,我最深的感触便是一个人只有自尊、自强、自爱,才能赢
目的:探讨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开具的78份高警示药品处方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实施全面质量管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化工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催化剂,其性能直接决定整套装置的经济收益.在这类催化剂的开发中,活性组分(金属)的分布又是极其重要的指标,往往决定着催化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