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检波器接收性能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13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接收系统的地震仪高采集能力和检波器低响应能力上的不匹配,制约了对弱小信号的拾取分辨能力,数字检波器和超级检波器应运而生,但是数字检波器价格昂贵不易推广,超级检波器是常规模拟检波器的改进型,在指标性能方面更优,本文从超级检波器和常规检波器的性能对比、实验室测试、野外试验对比3个方面开展分析,认为超级检波器在能量聚焦方面有优势,单个超级工作稳定性好,但是多个超级检波器的工作一致性需要继续完善.
其他文献
气烟囱是由活动热流体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伴生构造,油气运移的特殊通道,对油气的聚集成藏有一定影响,是浅层油气藏存在的直接证据,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外气烟囱研究成果与技术思路的基础上,从分析气烟囱地质成因入手,研究分析气烟囱地震识别技术、运移通道和浅层气成藏的原因,预测源岩的发育情况.通过在海拉尔盆地贝39地区对运移通道和成藏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该区的断裂发育特征和运移通道类型,总结了油源
在利用和分析岩心、录井等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等测井曲线,分析得出研究区测井相,利用地震属性与储层岩性、物性的关系,结合地震剖面特征得出地震相.利用测井相、地震相结合地质认识得出精确度较高的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表明: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组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物源一个为西部英台物源,一个为北部物源,分流河道与河口坝为主要
本文建立了三种识别塔东隆起奥陶系古潜山的地震波形组合,即:古凸起与上部地层上超波形组合;古凸起与上部披覆构造波形组合;断层构造与上部地层上超或披覆构造组合.通过对塔东隆起奥陶系古潜山的地震属性以及生、储、盖及圈闭条件的分析,将塔东隆起的古潜山划分为西部的碎屑岩侵蚀潜山远景区、中部的构造-侵蚀潜山远景区和东部的碳酸盐岩侵蚀潜山远景区.
研究区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拗陷东部凹陷滩海地区.本文以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为主要目的层,通过钻井层序划分结合流体活动属性、地震反演等方法,识别出东二段下部层序(SQ6)各体系域界面;初始湖泛面与最大湖泛面处发育的稳定泥岩段与下部储层形成了两套有利储盖组合.在体系域格架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发现了低位和水进体系域内发育的两套浊流沉积体系,整体分布规模大,分布面积分别达到52km2和60km2,主要
以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获取的油藏描述模型为基础进行油藏模拟研究来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是目前定量研究剩余油的重要方法.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压裂和酸化等储层改造措施(人工事件)会引起历史拟合的误差,由此导致人们对油藏描述(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正确性的怀疑.如何区分和处理地质因素和人工事件引起的油藏描述变化,是正确认识油藏描述和油藏历史拟合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一个油藏开发实例,以地震约束
为了考证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对砂泥岩薄互层结构特征和沉积过程的判识能力,深化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在薄互层地质解释的应用,根据大港油田X 井区的实际地质特征,设计了多套三维薄互层地质模型,进行地震属性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上覆地层速度结构的差异导致时间域切片上出现“伪”地质异常;(2)90°相移与道积分具有类似的振幅切片特征,两种属性切片较原始地震切片能更好地反映砂体的空间分布;(3)对于多套砂体叠
采用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研究区内储层以小层为单元进行旋回对比和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各小层进行了地层水反演,结合井点试油结果,界定了各小层的油水界面,并通过对油气来源及运移通道的分析,结合构造、断层展布特征对区内的油气水分布规律给出了认识.结果表明油水界面的变化规律是区内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由于油水界面至上而下由西向东逐步抬升,造成油气富集范围至上而下由西向东逐步缩小,故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黄土塬区上古生界二叠系主要目的层盒8、山1储层埋深4300~5000m、储层相对致密且厚度小、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地表为巨厚黄土层,地形起伏与低降速带厚度大,地震资料品质差.针对以上地震地质问题,本文介绍了在黄土塬地震采集和处理获得高品质资料的基础上,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创新并推广应用以叠前弹性反演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落实了主要目的层砂体分布及含气有利区带,地震部
工区部分井缺乏岩性参数,饱和度解释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利用饱和度静态建模进行流体预测,另外工区缺乏横波测井,仅部分井含VSP横波测井,地震资料分辨率低,难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及流体预测,因此论文首先利用经验公式法分层段和岩性对横波进行预测,用VSP横波测井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参数交汇分析,优选出能区分储层和油气的岩石物理参数PoissionRatio,基于序贯高斯插值方法,得到研究区油气的
常规地震反演方法只是从测井和地震速度预测储层低频模型,但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很难得到较为精确的初始模型,其局限性造成低频模型预测多解性强、精度低等问题,本方法综合考虑储层顶底地震反射“总是成双、成对”对偶性、偶极子波多重积分相对阻抗的储层特性以及结合地震处理速度而提出了一种偶极子波多重积分约束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建立的方法.该方法是充分利用地震多重积分的低频频谱和厚度预测特征,结合测井声波曲线的频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