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济环境变化中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履行

来源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经济变化与博物馆应对”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博物馆的运营与管理应合理利用资本与市场经济工具,使之服务于博物馆的科研、展览、教育等工作,并坚持关注人的发展。博物馆作为负有科研、教育等社会责任的非营利组织应秉持教育与社会公平理念,借助经济与技术手段促进知识的共享与文化交流,保障不同支付能力的人群平等享有参观学习与参与博物馆社群营造的权利,并将此平等权利视为自然且愉悦的体验。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阅读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全民阅读的热潮也逐步兴起.结合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实例,探讨图书馆如何开
博物馆之所以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手段,保护与人类相关的一切,是因为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错过,记忆中的文化就会不再清晰,渐渐模糊。保护的范围越来越广,保护的内容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反映,是这个地区建立自身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展示和传播地方文献有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地方经济文化建
全民阅读是当前新时代发展形势下民众文化发展必然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学习型社会以及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关键渠道.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服务机构,其蕴含有海量馆藏
本文在阐述了地方文献的概念、特征与价值之后,结合景德镇市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中小型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思考.本文从地方文献的内涵入手,在地方文献
如今国内博物馆在观念转变、策展陈列、服务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文化环境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博物馆在改革创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古根海姆
博物馆商业化运作对博物馆事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开展工作之前,博物馆首先必须改变观念,“从‘藏品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更为注重社会需求,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其次,博物
十三五”期间,博物馆要在《建议》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博物馆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老百姓的文化消费,培育和提升博物馆观众历史知识、艺术审美。让博物馆在“公益”和 “效益”中体
中国考古学发展带来的出土成果十分丰富,博物馆举行的考古出土成果展也越来越迅速。所以本文越过对于文物资源的定位、范围等问题的讨论,而是以博物馆数据库的建设、开放与使用
琳琅满目的矿冶博物馆,既展现矿山矿石的奇观和人类创业的奇迹,也阐发矿冶文化精髓,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乏的观览、教育、休闲的场所。本文试从经济环境变化对矿冶遗存博物馆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