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行为干预

来源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心理行为干预的疗效. 方法:心电图确诊的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ERS心电图诊断标准:(1)V2~V5导联或/及、aVF出现J波;(2)J点后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在V2~V5导联最明显,可达0.2~0.6mV,在V6和肢体导联不超过0.2mV,不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3)T波高大直立,V2V5导联可达1.0mV,但很少超过1.0mV;(4)运动、情绪激动等应激情况下,致心率增快时ST段回落,甚者可达基线.共入组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对研究组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心理行为干预:研究组患者进行,由主治医师实施.方法如下:(1)一般干预:ERS干预知识讲座入组第1周进行,每周2次,每次30~60min,共2周(家属和病人参加),讲授ERS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的有关知识,及改良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与ERS发展、治疗的关系.强调正性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方式及改善负性情绪反应的心理应对知识和技巧.(2)负性情绪疏导:入组第3、4周进行,每周2次,共4次,针对患者负性情绪反应特点进行干预.如采用支持、疏导、安慰、鼓励、放松练习等方法,缓解病人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反应;用乐观、轻松的语言引导、暗示病人自述宣泄,减轻病人的心身反映;也可利用情绪分析方法挖掘、纠正病人的某些错误认知.(3)特别干预:入组后5~12周进行,每周2次,每次30~60min,共进行2个月.患者患病前个性以情绪不稳定为多见,干预强调或协助患者亲属制定情感支持计划,重视和加强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亲情支持.减少不良事件刺激,控制不良影响因素,让患者总结病情加重的因素,特别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2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 结果:干预12周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43.56±6.54)分、(44.63±7.6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63.21±9.86)分、(65.32±8.08)分]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12周后两组SCL-90评分比较,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 结论:ERS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其心理状况较差,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的消除ERS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的自我吞噬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或回收细胞内异常聚积的长寿命蛋白和受损的细胞器等.在神经元中,自噬对于保持内环境稳态和控制细胞内蛋白质总量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的自噬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在缺血损伤等病理生理条件下会导致自噬水平的上调.然而,自噬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与年龄、脑组织成熟度、受损区域、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理阶段都有一定的关系.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究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应用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无偿献血认知问卷对839名全血献血者的生命质量和献血认知水平进行评估,献血行为以献血次数评价,采用多层回归分析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生命质量关系间的调节效应.结果:献血行为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献血行为可正向促进生理(b=0.111,P=0.003
目的:通过了解同一煤炭企业不同矿区急救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意志力水平,了解和分析导致不同矿区急救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煤炭企业急救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同一煤炭企业不同矿区急救员193人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意志力自评量表测试.结果:B矿区在总分因子、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和偏执因子的得分上高于A矿区急救员,结果具有显著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探讨煤炭井下矿工心理问题的特点.方法:对煤炭企业1013名矿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压力知觉(CPSS)和简易应对(SCSQ)测验,其中有125名矿工SCL-90总分超过160分,选取这部分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SCL-90的90个项目得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此结果与SCL-90总分进行回归分析及与CPSS和SCSQ测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L-90原始数据经
环糊精是由葡萄糖结合构成的形状类似于角锥的口宽底窄,里面中空的筒状结构,具有优良的的性质,在医药、化工、纳米载体、手性分离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环糊精是一类重要的药用高分子材料,通过与药物形成包合物结构而实现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性、增强药物稳定性、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等目的.在本文中,对环糊精的定义、性质及修饰途径做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环糊精修饰对医药应用的意义.
认知行为疗法在罪犯群体中的应用已经被西方国家的矫治理论所认可,是治疗心理问题疗效显著的方法.但这是基于男犯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国内关于认知行为治疗应用在罪犯群体中的研究成果至今较少,运用于女犯还是空白,将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女犯矫治,检验其对于中国女犯的矫治实践是否有效,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此大背景下,上海市女子监狱开展认知行为治疗对女犯群体的应用研究,选取52名自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心肺耦合分析(CPC)特点.方法:对43例门诊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4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全夜CPC监测,行睡眠指标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CPC表现为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和熟睡时减少,觉醒时间、觉醒比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CPC有特异性表现,对抑郁症患者的诊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MT)对慢性应激性抑郁症(CUMSD)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中IL-2和IL-6含量的影响,探讨MT的抗抑郁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MT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MT治疗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MT治疗组于应激第1天开始每天通过腹腔注射MT进行治疗;以体重、糖水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语义启动特征,以及与行为问题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对30例ADHD男童和30名正常儿童进行单字汉字语义判断任务,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语义相关和不相关条件下两组儿童N400波幅、潜伏期及行为学数据(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的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回顾分析一年来在我院心理科诊疗的24例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抽动障碍的诱发因素分析中,62.5%的患者在发病期间伴随焦虑情绪;58.3%的患者性格内向胆怯,容易受到惊吓;有54.2%的患者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有45.8%患者是隔代抚养;有45.8%的患者是独生子女;33.3%的患者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父母或长辈过度保护;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