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源多角度数控振实台S3

来源 :第十三届国际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暨2017年国际消失模与V法铸造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动台是消失模设备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设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率、成本。振实台在振动源的驱使下,在不能破坏模型和砂箱的前提下,让自由的砂子充满模型空间,而且是紧实的。圣源三代数控振实台高频低振幅,更强的紧实度,减少对涂料的额外要求更强有目的数控充型,具有适时的横向、多角度的充填力,消灭粘铁粘砂。更小的加速度有利于防止变形,均衡加速,更小的损伤,可靠的数控方案具有优越远程控制、高效的重复性。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公共住房的理念引入中国.1939年天津特大水灾后,天津特别市公署主持建设了一系列公共住房.本文介绍了天津特别市公署公用处制定的市营住宅方案,并对三个公共住房项目进行了具体研究.通过对这三批公共住房的筹建过程、建筑设计、租赁状况、住宅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对天津早期的公共住房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鉴于国内对于国内学术界与工程界,对于特定及配料铺面的沥青拌合料(如:石胶泥SMA、排水沥青PA)中所添加的稳定添加材料纤维,其中的矿物纤维的了解与应用实务的盲点与误解;同时在国内公共工程委员会所新制定的规范中已明确标示矿物纤维材料需用于道路的要求,为使相关业界能更进一步了解道路用矿物纤维的特性要求,以及与非用于道路的矿物纤维的差异,虽然本文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有所谓的商业行为,但笔者仍希望能以自身十
本研究以垃圾焚化炉融渣细粒料作为主要试验材料,将融渣细粒料通过#200号筛后,筛选出融渣细粒料中粒径小于75%的粉料(俗称水尾土).然后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尾土取代水泥含量制作砂浆,并且使用不同水灰比研究水泥浆体流度值及抗压强度的变化.试验配比为天然砂1527kg/m3以及水泥含量为382kg/m3,取代比例分别为0%、5%、10%、15%、20%、25%、30%,水灰比控制在0.4~0.8,总共42
本研究主要探讨底渣再利用产品应用于透水性MRC(Multi-functional Regeneration Concrete)水泥混凝土作为铺面构材时对地下水之影响.研究发现,底渣再利用产品应用于MRC固化后,粒料间因胶结作用产生互锁而形成连通孔隙,提供进出水滤渗效果.由试铺区段采集之水质检验结果显示,重金属含量远低于环保署第二类规范标准,且经过时间愈长水质愈显洁净,足见以透水性MRC作为铺面构材
采用正交试验获得的激光工艺参数组合(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进行GH4169合金单道激光熔覆,测量并分析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的熔宽、熔高、熔深、热影响区深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特征尺寸及显微硬度影响显著.
研究了激光直接沉积成形A-100钢沉积态及热处理态组织,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获得激光直接沉积成形A-100钢同火马氏体+同火贝氏体混合基体组织,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回火贝氏体+回火马氏体混合组织相对比淬火马氏体组织,具有更高的强度,但塑性有所下降.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政策法规与市场态势的复杂变化后,目前,我国泡沫混凝土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虽然热点产品——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在有机保温材料的挤压下正经受市场急剧萎缩的困境,但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整体上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开辟多元化发展道路,研发新型泡沫混凝土制品,拓展现浇泡沫混凝土应用领域,全行业仍然实现了15%左右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2016年中国
本文依据某国外油田的防雷系统设计展开介绍,从雷电风险评估、防雷系统的材料、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等几个方面,介绍美标NFPA780(《国家雷电防护系统的安装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并与国标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逐项进行比较,为日益增多的海外设计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对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而言,利用界面层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已经成为提升器件效率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1,2,3选择合适的界面层可以有效地调控载流子的注入以使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尽量平衡,也可以降低由于载流子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发光淬灭,还能有效降低漏电流.利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方法在传输空穴的Ni0层与发近红外光的硅量子点(SiQDs)层之间插入不同厚度的A1203界面层。研究发现,当插入的A1
在实现Si基单片光电器件集成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获得高效发光的Si基光源.由于Si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其发光效率很低,为解决这一难点,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受量子限制效应调制的纳米硅发光材料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PECVD沉积了磷(P)掺杂的非晶Si/Si02多层膜,随后在高温退火中使得非晶Si层结晶形成Si量子点(SiQDs),并实现P的掺杂;光致发光(PL)的测试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