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C-CSM1.1模式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d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1-2005 年观测、NCEP 再分析资料和北京气候中心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1.1 版本(BCC-CSM1.1)模拟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首先采用优选格点回归方法(the Optimal Points Regression,OPR)将网格资料降尺度到台站上,然后再应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the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对三套资料识别得到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分析表明,NCEP 再分析资料在日最低温度要素本身和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年际变化以及累积强度和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上都较好地再现了实况.BCC-CSM1.1 模式对日最低温度要素的模拟尽管总体上差于NCEP 再分析资料,但仍表现出了良好的模拟效果.BCC-CSM1.1 模式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式较好地模拟出1961-2005 年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在频次、极端强度、最大影响面积、持续天数、累积面积和综合强度等各项指标所表现出的一致的减弱趋势;但在年际变化上该模式的模拟能力较弱,模拟的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各种指标与观测的相关性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事件累积强度和发生频次空间分布的模拟,总体上较好地模拟了观测的主要特征,但对中心位置的模拟存在一定偏差.
其他文献
利用1961—2009 年江苏省12 个站点的冬季(12 月至次年2 月)气温资料,分析了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可能影响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结果表明:江苏冬季气温空间变化常表现为全省气温整体偏高型或偏低型。近49 年来,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特征,冬季各月气温之间没有很好的持续性。江苏12
利用江西省82个代表站1961~2009年逐日最高温度资料及太平洋逐月海温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江西省极端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江西省盛夏酷暑年、凉夏年同期及前期环流的差异,主要结论是:(1)江西省极端高温天气是与旱季相联系的,极端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盛夏(7~8月),占夏半年的79.7%,以赣北的南部更明显;而4~6月只占10.2%,且4~6月赣北的南部为极端高温天气发生概率的极小值区.(2
为了客观了解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产品对陕西月尺度降水和气温的预测能力,为动态客观集成预测提供定量化信息,促进气候预测工作客观化,对国家气候中心2000-2010 年预测产品中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预测结果进行客观化处理,利用现行评分方法和同号率统计方法,对其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降水量预测年评分平均值57.9,同号率56.3%,其中降水异常级预测年评分平均值63.4,同号率57.7%;月平均气温
利用1960-2010 年陕西76 个台站大雾观测数据、NCEP/NCAR 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陕西大雾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东亚秋冬季节表面温度与陕西大雾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大雾地域性分布特征明显,空间上呈“三高三低”态势,三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关中平原北部的宜君、洛川一带,陕西南部的汉江流域以及关中平原的径渭河流域,河流或水域对大雾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2)年际上,陕西平
本文利用1960-2009年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山西58站月降水资料,考虑蒙古中纬度地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特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了该指数与东亚大气环流和山西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ISSM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以正值为主,而70年代末以负值为主。该指数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
利用阿勒泰地区7 个测站1961-2011 年冬季(11 月到翌年3 月)逐日最低温度的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法给出各站发生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阕值,从而统计出冬季极端低温发生频次、强度.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Gumbe 分布函数,其参数及R/S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阿勒泰地区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倾向率呈负趋势;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强度的倾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开展落实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些年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其开展工作一直倍受阻力。本文总结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并提出建议。
MOV 芯片是雷电防护中的基本元器件,实践中,为使SPD 能够处理大电流和高能量,有两种方法是可行的:使用一个单独的、大的MOV 芯片或者使用几个小一些的MOV 芯片并联。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电气特性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对比,对并联MOV 芯片在SPD 设计中的适用性作出一些探讨。
本文利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电模式,加入气溶胶模块,建立了一个便于考察气溶胶对微物理以及起电过程影响的雷暴云起电新模式。结合SEET 个例,通过对比加入气溶胶模块前后云内各水成物最大比含水量以及空间电荷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信了在250m 分辨率下气溶胶模块的加入对雷暴云中的动力和微物理过程仍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同时也为继后探讨气溶胶与雷暴云起电过程、电荷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
闪电闪击地面物体导致跨步电压伤人是闪电可能伤害人体的数种形式所占百分比最多的一种.GB 50057-2010 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将保护人身安全的防跨步电压的措施写入规范,足见“以人为本”,生命是最宝贵的.但是,规范基本参照或者说照搬IEC 62305:2010 相关条文,规范没有给出闪电闪击跨步电压计算公式,也没有给出闪电闪击跨步电压达到什么量值范围可能将对人体和牲畜造成伤亡事件,也未说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