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主效抗性基因频率的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靶标害虫抗性的发展降低了转Bt基因棉花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从2002年起,在山东省夏津县(Bt棉花种植密集地区)和河北省安次县(多种作物混合种植体系包括玉米,大豆,花生和Bt棉花)两个地区,我们应用单雌系F1/F2代检测法系统监测了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基因频率及其敏感性变化.本文中报道了2009~2012年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基因频率.在此期间,山东省夏津县和河北省安次县分别共测定了2 042个和1 736个单雌家系,保守估计夏津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在2009~2012年分别为0.000 46、0、0和0;在安次县,四年期间均未检测到抗性家系,因此,在安次地区估计的抗性基因频率为0.和往年的研究结果相比,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毒素的耐性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可能主要是由于微效抗性基因积累的结果.然而即使转Bt基因棉花在我国已经种植了15年之久,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主效抗性基因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0.0001),主要是由于多种作物种植体系构成的天然庇护所以及害虫的迁飞达到了稀释抗性基因的目的.
其他文献
  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 Moore)是一种严重为害珍贵速生楝科树种的钻蛀性害虫.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光期06:00开始,20:00结束),相对湿度RH =75% ~80%的
会议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日益加重,严重为害蔬菜生产.土壤化学熏蒸和生物防治是两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均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以严重为害设施蔬菜生产的黄瓜枯萎
会议
  2003 ~2012年,利用昆虫雷达和高空探照灯对我国渤海湾上空远距离跨海迁飞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渤海湾上空,黄蜻晚上迁飞高度多
会议
  福建省为低纬丘陵地带,属中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度较大,气温较高,蚜虫寄主植物周年生长,我们针对福建省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种群中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的发
会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起着类似于脊椎动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作用.它通过催化精氨酸与ATP之间的可逆性反应,将能量存储
会议
本文以木薯渣为原料,经过粉碎、过筛、水洗、干燥、交联、碱化、黄化、转型等过程制备交联薯渣黄原酸酯(Crosslinked Cassavaresidue Xanthate,简称CCX),并研究其应用于废水处理
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这两种主要的含氧有毒物质易引起食品变质和人体衰老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天然的有毒含氧物质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将超氧阴离子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可以通过过氧化氢酶(CAT)转化为无毒的氧气和水。因此,具有高效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分解过氧化氢性能的清除剂在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事实上,天然酶不仅提取困难、成本
本文通过加速碳化试验、快速氯离子扩散试验、综合热分析及孔结构分析,研究了W/B>0.5及W/B≤0.35两系列的不同粉煤灰掺量(0%、15%、30%)的混凝土在碳化、氯盐及碳化-氯盐复合三种
  研究了取食含Cry1Ac/Cry2Ab人工饲料后大草蛉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并对取食含Bt蛋白饲料后大草蛉成虫体内的蛋白含量和消化酶、蛋白酶等的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可为评价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