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毒单增李斯特菌(Lm△nox)对弧菌Ompk抗原递呈机理及保护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弧菌属(Vibrio,spp)引起的弧菌病是水产动物中普遍流行且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性弧菌(Vibro parahaemolyticus)等弧菌的危害每年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RGNNV)感染给石斑鱼养殖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然而有关病毒感染导致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感染RGNNV 的斑鳢细胞(SSN-1)为材料,应用RNA-Seq 技术测定了感染RGNNV后不同时间点SSN-1 细胞的转录组。
本研究从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了1 个外膜蛋白基因GDCI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93bp,含N 端的信号肽及C 端的GPI 锚定序列,成熟GDCI3 蛋白约为34.8kDa.
为了更好的阐明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充分了解病毒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特别是鉴定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宿主与病毒的结合蛋白,可以为研制预防和治疗病毒病的技术手段提供理论支撑。
鲤疱疹病毒3 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又称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引发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严重威胁锦鲤、鲤养殖业安全。
白介素-1 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4,IRAK-4),是toll 样受体和IL-1 R 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其参与了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下游的信号通路。
为筛选潜在的目的抗原基因研制鮰爱德华氏菌基因工程疫苗,本试验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了分离自斑点叉尾鮰的鮰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ompN2 基因并进行分子克隆,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ompN2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特性分析,并进行了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检测。
In the last few years,many cytokine and other immune related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different teleost species,thus allowing their study at a molecular level.
根据 GenBank 中鮰爱德华氏菌外膜微孔蛋白N(outer membrane porinprotein,OMP)基因序列(NC_012779.2),设计引物,以鮰爱德华氏菌Ms12 基因组DNA 为模板,经PCR 扩增后克隆至pMD19-T 载体,将阳性克隆菌送公司测序.
目的:脑膜炎是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建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系统,对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致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引起四川省某水库网箱养殖的加州鲈发生以体表出血、皮肤溃疡、肝肾出血和肿大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从患病加州鲈病变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LB14081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和回归试验,并通过16S rDNA 和gyrB 基因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毒力基因act 和aerA 的PCR 扩增进行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开展了病原菌的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