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细菌分解代谢DMSP及其产物丙烯酸的生化机制

来源 :2016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海洋硫循环的重要载体物质. 极地海洋中存在大量的DMSP.海洋微生物通过去甲基化途径和裂解途径对DMSP 进行降解.在裂解途径中,DMSP 被DMSP 裂解酶分解成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
其他文献
选择最好的天文台址放置大口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追求的目标。天文台址的选择与近地面层湍流强度大小以及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密切相关。与中纬度最好的天文台站相比,南极大陆具有极低的红外天空背景辐射、极低的可降水含量、极低的气溶胶和尘埃颗粒物含量、非常小的光污染、晴天日数多,无疑成为下一代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在地球上寻找地基站址的理想场所。
南极 Dome A 地区的低温环境对望远镜的镜面、传动、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挑战。研究了低温环境对望远镜的影响,低温和温度快速波动会导致传动系统的负载转矩增加,严重时会卡死传动系统。电子元件由于封装和机械应力的影响容易导致低温下失效。
会议
大气湍流的时空分布在光学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天文观测站在选址、设计和运行时都需要监测站点附近大气湍流的时空分布情况。近年来,由于我国在南极的天文项目快速发展,南极区域大气湍流时空分布的研究是一项亟需开展的工作。由于直接测量大气湍流强度在很多气候条件下难以实施,因此我们提出利用大气模式估算大气湍流强度的方法。
中国南极天文拥有海量的科学数据,目前仅 2012 年的观测数据量就达到1.6TB.为了实现对海量南极天文数据的快速处理需要,我们实现了基于Spark 平台的南极天文数据处理程序.同时为了实现对如此海量的数据的科学管理,我们建立了南极天文数据库系统.
会议
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5 年11 月至2016 年4 月),对普利兹湾及罗斯海鱼类进行了目标强度和游泳行为分析.结果 表明:2016 年2 月普利兹湾内鱼类昼夜分布有明显不同,夜间鱼类分布较为分散,昼间鱼类分布水层相对集中;鱼类目标强度差别较小(1.01dB),夜间鱼类更为活跃,游泳速度平均为1.06m/s,相比之下昼间游泳速度平均为0.84m/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tarctic krill resource is distributed with highly variable and related remarkably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topography and pho
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大气或洋流长距离传输至极区并长期积累,但该情况或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改变.本研究于2010 年第27 次南极考察期间采集西太平洋至南大洋(17.5°N~69.2°S)走航及普里兹湾全深度海水样品,测定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及相关参数,藉此开展其长距离传输特征及来源解析,估算南大洋普利兹湾全深度海水中PAHs 储量及海气交换通量等相关研究,进而初步探讨了南大
会议
Large amplitude variations of Arctic sea ice have been recorded for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with a strikingly fast decrease in recent years.This decline has been largely attributed to anthropogenic cl
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在北极地区长期积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地区快速冰融的背景下,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海气交换和源汇问题出现争议。本研究选择多环芳烃(PAHs)为代表物质,于2010 年中国第4 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并分析了白令海、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海水7 种PAH 的空间分布。
会议
利用中国第 5 次北极科学考察中所采集的白令海(BL16 站位)和楚科奇海(M03 站位)的沉积柱样,调查其中几种金属元素(Ni,Cu,Fe,Mn,Zn,Cd,Pb)和稳定铅同位素分布信息,并结合Pb-210 测年结果,开展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沉积物中上述金属的历史沉降及来源分析。
会议